• 健保署在醫材費用制定天花板上限後,引發醫界不滿,而後健保署9月宣布,改採極端值管理
  • 醫界擔憂制定醫材上限後,會導致醫材廠商退出台灣市場
  • 醫改會呼籲建保署做好價格管理、滾動式檢討

健保署為了管理八大類自付差額醫材,日前因為訂出天花板上限,引爆醫界反彈,健保署才臨時喊卡,9月份再宣布改採「極端值」管理,如果價格超過醫學會訂定的標準,就會加註星號,如今價格區間全部揭露,比價網上的所有醫材,都沒有超過極端值;不過,醫改會觀察到部分定價較低的醫材,逐漸往極端值靠攏。對此,呼籲健保署應該要公開品項的漲價歷程,讓民眾有參考依據。

憂醫材業者退場 健保署改採極端值管理

為了加強管理八大類自付差額醫材,健保署制定醫材天花板上限後,醫界擔心部分醫材廠商會退出台灣市場,引發反彈,隨後健保署9月宣布,改採極端值管理,雖然比價網上最新揭露的價格,都沒超過訂定標準,但也出現部分醫材的價格逐漸往「極端值」靠攏。

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回應,部分醫院、診所原本的醫材收費高於極端值,所以醫材費用調降時,可能就調到政府所設定的極端值,但也尊重院所提高醫材費用的決定。

水晶體、髖關節調價格 「極端值」區間放寬

自付差額的醫材制定後,會依照醫材的功能不同,規定不同的價格。例如人工水晶體6月份時,原訂最高不得超過7萬5千多元,新制上線後,極端值界於3萬8千多到11萬元;而冠狀動脈塗藥支架,本來天花板上限訂在5萬多,現在極端值提高後,大約在6萬2到6萬七千多元;此外,特殊材質的人工髖關節同樣放寬極端值區間,不再限制單一價格上限,醫材只要超過規定範圍,就得加註星號。

籲健保署滾動修正 醫改會:別等醫界檢討

醫改會指出沒有公開品項的漲價歷程,恐怕還是無法解決收費亂象,對此,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呼籲,健保署要更積極,做好價格管理、滾動式檢討,甚至針對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有更強制作為,否則仍然無法保障民眾權益。

台北/陳子凡、陳建國 責任編輯/劉于緁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