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止痛藥殘留體內5年?! 醫闢謠「但勿過量」
不少人發燒、頭痛會吃止痛藥緩解,不過網路上流傳「吃一顆止痛藥會殘留在體內5年」,真相究竟為何?藥師解答,止痛藥主要成分是乙醯胺酚,由肝臟代謝,吃下去10到15個小時就會排出體外,但也建議一般成人每天不要服用超過8顆。
乙醯胺酚10-15小時可代謝 一天勿吃超過8顆
這裡痛、那裡痛,不少人會吃止痛藥緩解,不過網路上流傳「吃一顆止痛藥會殘留在體內5年,有人經痛吃止痛藥,30歲就洗腎了」,這消息是真是假?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常見止痛藥如乙醯胺酚,它所需要排出體外的時間,一般成人需要10到15小時完全的排出體外,所以民眾不會像謠言說的,需要五年的時間。
止痛藥藥盒上註明,主要成份是乙醯胺酚,適應症為退燒、緩解頭痛、肌肉痠痛等,藥師指出,一般成人最多15個小時就能將藥品排出體外,網路上流傳會在體內殘留5年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藥師進一步說明,乙醯胺酚會透過肝臟代謝,一般成人每天建議安全劑量是4公克,也就是一天服用不超過8顆。
注意服用安全劑量 肝不佳者慎用乙醯胺酚
醫師也提醒,有相關症狀的人得謹慎使用乙醯胺酚,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就說,「肝炎或肝衰竭的病人,因為肝臟代謝出現問題,就比較不適合使用這樣的藥物」。
闢謠網路流言,民眾服用藥物前也得先諮詢專業醫師和藥師。
台北/李承庭、葉凌帆 責任編輯/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