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驟逝!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 高危險群一次看

流感比一般感冒症狀更嚴重,容易有併發症,不容輕忽。示意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女星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發病僅短短幾天就病逝,令人措手不及。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可能併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不過要怎麼判斷自己是得到一般感冒還是流感,可以用以下幾點來判斷。

流感與一般感冒怎麼分? 「一燒二痛三疲倦」要警覺

感冒的致病原包含多達數百種不同的病毒,與流感是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不同,但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1-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專家指出,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三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

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圖/疾管署提供

流感易引有併發症 戴口罩、勤洗手預防

流感病毒有A-D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近年主要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型,就以A(H3N2)、A(H1N1),以及B型流感為主,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

流感主要是藉由感染流感的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產生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尤其在密閉空間,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此外,也可因接觸受病患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因此咳嗽、打噴嚏戴口罩或以手帕、衣袖捂住口鼻,以及勤洗手是預防感染流感的重要方法。

一般而言,流感在症狀出現後 3-4 天內傳染力最強,某些成年人可能在發病前24小時便開始有傳染力,直至發病後第5天,少數免疫不全者或兒童,排放病毒的期間可能長達數週或數月。

長者、嬰幼兒、孕婦、慢性病者 提高警覺

而流感可發生在所有年齡層,人人都可能得流感,但因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及慢性病病人等流感高危險族群,一旦感染後容易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因此更須提高警覺。

感染流感後容易產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包含:嬰幼兒(尤其未滿5歲者)、65歲以上長者、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的住民、具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孕婦、肥胖及6個月到18歲需長期接受阿斯匹靈治療者。

如何有效對抗流感?

1.要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2.要用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
3.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
4.要警覺流感症狀,及早就近就醫治療
5.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6.危險徵兆要儘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責任編輯/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