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個台灣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 患有1慢性病的人更要注意
高齡90歲的王爺爺(化名)與60歲的林小姐(化名)都是一發現就確診肝癌晚期的患者,兩位病人的主治醫師,都是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他指出王爺爺和林小姐都有共通的疾病,那就是「脂肪肝、糖尿病」!
代謝性脂肪肝5大危險因子
據2023年衛福部資料顯示,肝癌約有2成可能是由脂肪肝所引起,而國人每3人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顯示脂肪肝防治不可小覷!張德生表示,2020年已由各國專家正式提出「代謝性脂肪肝」,簡單來說,非因酒精過量而導致的脂肪肝大多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張德生特別指出,代謝性脂肪肝有重要的5大危險因子:(1)體重過重(BMI≧23 kg/m2)、(2)高血糖、(3)高血壓、(4)高三酸甘油酯、(5)高密度膽固醇降低。
張德生分享門診臨床觀察,約5至6成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脂肪肝,而這群代謝性脂肪肝的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相對高。故建議高風險族群,每半年至1年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倘若不幸罹患肝癌也能及早診斷,此外,張德生更鼓勵肝癌患者積極治療。
肝癌治療選擇多樣化
目前醫療科技進步,在肝癌晚期的一線治療中,健保提供了3種標靶或免疫藥物選擇:2款為口服、1款為針劑,且僅能給付其一,選擇後便不可更改。張德生提到,目前針劑免疫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至多2年,且用藥後6個月未能看到腫瘤縮小3成將停止支付,這成為臨床患者治療上的重大考量因素,擔心若效果不好,後續治療將面臨龐大的自費壓力。
另外,若以療效做為考量因素,張德生分析,針對代謝性脂肪肝之肝癌患者,國際研究發現,使用近年健保核准之一線口服標靶藥物能夠顯著多出半年的存活期,有不錯的治療成效。而前述個案林小姐便是代謝性脂肪肝之肝癌患者,討論後選用上述口服標靶藥物,只要病況穩定健保便能持續長期給付,再視情況規劃更多治療手法,整體經濟負擔較小。至今用藥1年多,仍持續使用口服標靶藥物防止腫瘤再復發。
有針劑和口服藥可選擇
另一位個案,王爺爺也是代謝性脂肪肝之肝癌患者,起初由家人推著輪椅來看診,與醫師討論後選用近年健保核准之一線口服標靶藥物。其與舊型口服標靶藥物相比,較不易產生手足症候群,降低手足破皮產生疼痛不適的風險。而與針劑免疫標靶相比,每天僅需口服1次,可減少舟車勞頓回診的施打針劑藥物次數,再加上口服藥物的反應較快速,治療後的1週,王爺爺已經可以直接步行進入診間,腫瘤縮小不少,目前已經使用半年,病況持續穩定。
張德生說明,根據患者不同的狀況,可以從療效、方便性、副作用、經濟負擔等不同面向共同考量,「醫病共享決策」是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更呼籲肝癌患者及家屬積極與醫護人員溝通、配合醫囑治療,以延長存活期並且提升生活品質!最後,張德生也呼籲一般民眾,保持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杜絕「代謝性脂肪肝的5大危險因子」、遠離肝苦人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胖、不吃肉卻有脂肪肝? 營養師曝「飲食陷阱」:愛吃麵包、馬鈴薯慘中
.600萬台灣人有脂肪肝! 營養師盤點「10種消脂食材」:咖啡、燕麥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