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2032年拚100萬戶社宅 市地重劃留3%蓋社宅恐衝擊都更意願
呼應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8年1百萬戶的社宅政策,行政院會14日火速拍板2025到2032年推動社會住宅計畫,並且地方政府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畫時,應留設3~5%來蓋社宅,但現行規定最長僅能入住12年,加上所得收入也有限制,因此建商解析,此政策恐怕衝擊都更意願,也對低薪、長者階級都較難入住。
台房價所得比達9.82倍 專家憂未來連社宅租金也高
老舊公寓換到電梯大樓,政府自2017年推動社宅政策,努力下預計將在年底達成20萬戶社宅目標,不過細數這幾年,社宅僅完成9萬戶,與過去興建數量有很大差距,下階段更加碼2032年社宅要拚百萬戶,政院還拍板,未來市地重劃最高要留5%供社宅使用,恐怕衝擊到建商都更意願。
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輔導理事長張世芳認為,現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縣市重劃區太多了,政府分的地很多、公有地也很多,可是政府又不會釋出這些公有地,不是說一定已經重劃好,就叫建商或叫地主是不是一定要撥多少出來,當社宅現在的造價成本還是降不下來,建商也不敢再冒這個風險。
社宅政策面臨居民抗議 、土地難尋、營建成本高漲等難關,若是要求都更、TOD案全面納入,更加劇整合難度,若透過都市規畫找社宅用地,建商表示也有可能拉抬周邊房價,而年輕人飽受高房價之苦,台灣房價所得比已高達9.82倍,租屋黑市亂象未解、社宅也似乎要跳票。
都更容積獎勵分回戶供社宅?專家:管理困難
品嘉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表示,因為社會住宅還是要反映成本,那結果就是將來租金也會很貴,而且蓋出來的社會住宅,將來的房價除非作為出租住宅,出租住宅租金會變得很高,不見得會違反你提供這些比較價廉的房子給年輕人住的想法,所以在這樣的情形,可能是空有理想,但實務上其實會不太可行。
全球對於社會住宅定義,一種為狹義的住宅,只租不售;另外一種廣義社宅,是包含以相對低價出售給符合條件的民眾,但台灣卻把租金補貼的戶別也納在社宅中,專家表示這種計算方式為近年全球最新,因此都更分回戶容積獎勵分回戶,是否適合作為社宅之用,專家也有見解。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一種是在量體如果不多的情況之下,是適合作為社宅來之用,可是第二個情況是量體一多,其實不適合做為社宅之用,因為都更分回戶,它零散分布在很多個社區,那政府官方又沒辦法自訂社區公約,實際管理上會變得非常的困難。
就怕社宅的興建數量目標逐漸淪為口號,尤其社會住宅已經是三組總統候選人重要的政見內容之一,就看誰能實際提出解方,實踐年輕人期盼的居住正義。
台北/徐芷婕、熊汝璽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