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見症狀」恐是腦中風了! 醫提醒:40歲後善用1免費檢查

藝人康康在3年前曾因為突然感到噁心、眩暈、想吐,緊急送醫才發現血管已阻塞42%,差點導致腦中風,這些看似常見的症狀,容易使人誤認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因而錯過黃金搶救期,若能掌握正確的預防觀念,以及出現徵兆時盡速就醫,仍有機會減少發生永久性中風後遺症的風險。

中風高危險群 腦部血管易變狹窄、阻塞

中和國泰診所程建中醫師表示,中風就是腦部的血管阻塞,血流無法通行,造成局部腦組織損傷或壞死,進而導致知能或肢體障礙,甚至留下永久性的後遺症。年齡愈大愈容易使腦部的血管變得狹窄或阻塞,特別是65歲以上民眾,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更是中風的高危險群,比起健康的人高出2倍以上的風險。

程建中舉例,高血脂及高血壓容易使血管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由於油脂累積過多、內膜增厚而形成粥狀斑塊,使得血管變得狹窄、硬化或阻塞,若發生在心臟血管就會導致心肌梗塞,在腦血管則是中風。

心房顫動是一種不規律的心臟跳動,導致血液在心臟內容易凝滯而形成血栓,血栓會隨著血液流至全身,當栓塞發生在末梢如腿部,即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運動時會有下肢疼痛或是合併麻木和無力感,當栓塞大腦時,就會引起缺血性腦中風。

一旦出現腦中風症狀 應把握黃金搶救3小時

程建中說明,當腦中風發生時,可能會是血管阻塞在腦部的某一區塊造成那個部位的功能喪失,倘若患者出現突發性的眩暈嘔吐,或是合併走路時搖搖晃晃,有可能是小腦中風的徵兆,但常會被誤解為梅尼爾氏症或耳石脫落,因而影響到後續治療,建議症狀發生當下應先緊急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有中風的可能性。

程建中提到,若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高度懷疑可能已經中風:(1)突然發生的手腳無力;(2)單側手腳無力;(3)說話口齒不清,像含滷蛋或大舌頭;(4)臉歪嘴斜,甚至有可能從嘴角不自覺流出口水。

一旦出現症狀,千萬不要遲疑,應把握中風發病的黃金3小時立即施救,發作3小時內注射溶解血栓藥物,恢復效果較好,恢復健康的機率也較大,尤其是有三高、中風及心臟疾病等家族病史者,或自己本身有三高疾病的人,更須特別留意。

降低中風發生率 日常預防這樣做

若要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得從日常生活的預防做起,程建中建議,可以善用健保給付的免費成人健檢,40至64歲每3年、65歲以上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均衡飲食,避開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及菸酒;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此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須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回診,藉此降低中風的機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多做「5種運動」預防中風! 平板支撐、靠牆深蹲降血壓效果出乎意料
洗澡先洗頭易致中風? 國健署曝洗完澡「1動作」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