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防感冒!中醫公開「化解秋燥秘訣」 早起喝1飲品也有幫助

大暑過後,夏去秋來,秋季的開始以立秋為準,此時氣候漸漸有秋意,但早秋濕熱,中秋前後偏燥,中醫觀點認為,秋天的燥熱之氣易傷肺,這時養肺便是養生保健的王道,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與肺相對應的人體器官為大腸、皮膚、咽喉、支氣管等,如果民眾肺部或氣管常不適,容易咳嗽、膚色不佳的話,可以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花椰菜、白木耳,中藥材則有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這些食物具有養肺功效。

白色食物偏寒涼 虛寒體質者攝取要注意

吳宛容指出,初秋時期,秋老虎帶來高溫,人體特別容易感染上燥邪,秋燥會引起一系列症狀,包含乾咳、咽喉乾燥、皮膚有乾燥感等問題,但民眾因夏季炎熱常喝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故秋天開始忌貿然進補。想要滋補的話可選擇多食用白色食物,緩解秋燥傷肺現象,也能預防感冒,因為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只是這類食物多偏寒涼,虛寒體質者要小心。

養肺之外,補氣也很重要,吳宛容解釋,補足「肺衛」之氣,能增強肺臟對於秋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進而增進免疫力,所以秋季養肺時,可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沙參、西洋參、川貝等食材,不僅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以藉此保養呼吸系統,改善過敏體質。

蜂蜜水可改善皮膚乾燥 專家提醒3族群不適用

民眾如果皮膚容易乾燥,要考慮平時是否有過於勞累、愛吃烤辣炸類的食物、經常晚睡等習慣,吳宛容坦言,上述行為會使得體質燥熱、影響脾胃氣機循環,也會導致面色較為蠟黃,容易出現暗沈斑,若要改善皮膚乾燥問題,必須要「養陰」。

吳宛容強調,「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純正的蜂蜜水就是個補水養陰的好食材,蜂蜜具有潤燥、清熱、潤腸通便、滋潤肌膚的功效,可防止因皮膚留不住水分所引起的許多乾燥症狀,還能抗衰老。但蜂蜜內可能含有某些細菌,嬰幼兒、腸胃道過於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群族應避免食用,改吃助健脾胃、補中氣的蓮子粥較為適合。

早晨起床1杯溫開水 協助胃腸、泌尿系統排毒

吳宛容宣導,民眾早晨應盡量多喝溫開水,因為人體在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之後,體內的水份會蒸散而流失,早上起床時易感到口乾舌燥、口氣重,若在刷牙前喝溫開水,將不好的口氣隨著溫開水吞下肚,這就是簡易版的尿療法。溫的開水代表一種能量,可以改善你身體的代謝機能,刺激腸胃蠕動,清宿便,另外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早起時衛氣循行大約在大腸經(5至7點)、胃經(7至9點),這時候喝溫水,可幫助胃、腸、泌尿系統排毒。

吳宛容表示,1天之中,人體的水分多從呼吸、二便、汗水散失,而依照每個人的體質、活動量不同,每日所流失的水分、代謝水分的效能也不同,因此水分的補充量應視個人情形,建議是想到就喝口水,口渴也喝點水,少量多次的飲用,避免1次豪飲過多的水分反造成身體的負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沖泡蜂蜜要用冷水or熱水? 行家揭「正確方式」:多數人都錯了
·季節轉換鼻涕擤不完?5種改善過敏方式,吃藥舒緩最有效,一定要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