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12年再現食腦變形蟲死亡個案!疾管署急開專家會議給5大建議
國內出現感染寄生蟲的死亡案例!一名北部30多歲女性發病前曾2度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7月26日出現頭痛等症狀,結果病程進展快速,8月1日死亡,後續確診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這也是相隔12年後,國內第二例個案。疾管署今(10)日邀請相關專家及地方政府衛生局召開討論會議,會中就現階段各項防治作為進行檢視,並參酌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國家防治措施,提供5大強化防治建議。
疾管署指出,今日下午由會同專家及地方政府再次訪視個案曾前往之室內親水設施,詳細檢視設施整體狀況,必要時做進一步採驗;其次,籲請相關業者落實執行營業衛生管理事項,包括水池衛生管理、自由餘氯量符合1-3ppm等,並完備相關自主衛生管理措施。
疾管署說,第三,請業者提供7月21日至8月9日曾至該場域遊憩之民眾名冊,由地方政府進行追蹤關懷至最後1次暴露日後14天;還有該親水設施業者已於8月9日預防性停業及進行環境清消,業者於完成環境澈底清消,且經地方主管機關同意後始可復業。
最後,疾管署也發布致醫界通函,籲請醫師診療具疑似症狀個案加強詢問親水設施相關暴露史,並強化民眾衛生教育宣導。
疾管署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雖常見於自然水體,但造成人類感染機率極低,地方衛生單位已對該室內親水設施進行環境採檢以釐清感染源,分別由地方衛生單位及疾管署進行檢測,預計約3-4日可有初步檢驗結果。
疾管署呼籲,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請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責任編輯/朱怡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