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規則、身上毛髮粗又黑 結婚一年沒懷孕原來是1疾病做怪
30歲的陳小姐從初經來潮後,月經就一直不太順利,除了時間總是不規則,經血量也時多時少難以預測。此外,身上的毛髮也比認識的女性友人來的多以及粗黑;痘痘更是從青春期開始就時不時大爆發,令人相當困擾。婚後在沒有避孕下正常性生活一年,始終沒有懷孕,陳小姐這才鼓起勇氣來到婦產科門診尋求幫助。
經過抽血及超音波檢查,以及對照陳小姐的臨床症狀,高度懷疑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造成的問題。經過討論,陳小姐接受口服促進排卵的藥物,並配合量測基礎體溫、超音波追蹤,以及遵從計算後同房的時間,三個月後成功受孕。孕中雖然有妊娠糖尿病的問題,但是因為有認真的控制飲食及適量的運動,在最近平安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很常見的生殖內分泌問題之一,由於慢性不排卵以及胰島素耐受性不良的狀況,年輕時會有月經不規則,不容易受孕的表現;長久下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以及子宮內膜病變的風險都會明顯上升。
致病機轉
針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成因有相當多理論證據,包括基因遺傳、環境因子等,但只有部分的致病機轉較明瞭。目前認為,上述這些因子可能造成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系統(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ol Axis)的運作異常;而在這異常中,雄性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此外,典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表徵,如油性皮膚(痘痘)、女性禿、多毛等也和雄性素高有關;雄性素也被認為是讓患者有胰島素耐受不良的主要因子,而胰島素耐受不良又可能加重雄性激素亢進,變成一個惡性循環。最初產生這惡性循環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瞭,專家們目前共識多囊性卵巢可能是個多致病因子的疾病,尚須進一步研究。
診斷
目前沒有一個特定的檢查可以直接診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診斷標準也是沒有完全共識。現在比較普遍的診斷標準是由世界兩大生殖醫學會:美國生殖醫學會及歐洲生殖醫學會所達成的共識。
符合以下的要素兩項(含)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1. 慢性不排卵或不規則排卵 2. 雄性素過高(臨床表徵或抽血) 3. 超音波檢查卵巢有多囊的表現。要注意的是,在診斷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之前,需先排除其他的問題,包含泌乳激素過高、甲狀腺異常、或其他可能產生性荷爾蒙的卵巢、腎臟腺腫瘤。
相關併發症
除了雄性激素過高導致外觀上的影響外,多囊性卵巢常常合併多個併發症。因為慢性不排卵,患者較不容易自然受孕;但是在接受排卵藥物刺激時,過度刺激症候群的機會又比非患者高。治療時需要在刺激不足跟過度刺激中取得平衡。慢性不排卵也可能造成黃體素缺乏,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過度增生以及病變的問題。
另外,多囊性卵巢徵候群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的危險因子。最後,研究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能會造成心理的問題,很多患者比同齡女性更缺乏自信,以及對自己身體的認同度較低。
治療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目前無法治癒,治療的部分主要是針對併發症。飲食體重控制、規律的運動等基本的生活習慣改變,可以降低慢性不排卵及代謝性疾病的問題。對於慢性不排卵的部分,若是備孕中的女性,目標是讓病人規則排卵,靠的是循序漸進地從口服排卵藥物到針劑的使用。
若沒有生育計畫,為了降低慢性不排卵導致的子宮內膜癌風險,主要是使用黃體素製劑來增加內膜的穩定度,降低過度增生的風險。對於合併雄性激素亢進的患者,可用抗雄性激素製劑來治療。市面上目前同時擁有抗雄性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形避孕藥,如黛莉安、悅姿等,都很常使用在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但使用賀爾蒙治療還是需要注意可能會增加血栓及乳房疾病的風險。
最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目前有一個比較新的治療用藥,糖尿病用藥-- metformin的使用。初期在1997年時,metformin被使用在合併有胰島素耐受不良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患身上。後續的研究發現,metformin似乎對於多囊性卵巢的多項異常可以達到減緩,包括可以降低肥胖、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增加月經的規律性及緩和雄性激素亢進等。
合併排卵藥的使用似乎也可增加病人對於排卵藥的敏感度,增加懷孕成功率。為什麼一個古老的糖尿病藥物用在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患身上,可以緩解這麼多病灶,目前還不明瞭。但是否適合長期使用或者是否可預防對於年紀增長後所合併的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目前還沒有相關證據。
總結
在育齡女性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很常見造成慢性月經不規則的生殖內分泌問題之一。它可能會同時合併有非常多包括心理障礙、代謝疾病、不孕症、…等問題。致病機轉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治療的目的,主要在於治療或者預防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如不孕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雄性激素亢進的多毛、嚴重的青春痘毛囊炎等。
建議有慢性月經不規則的女性都應該接受檢查,因為早期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能可以預防很多相關併發症。至於已經被診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患,也不必過度焦慮,這個疾病並不會帶來立即性的身體危害,但了解其合併症,規則的追蹤預防,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是患者需要配合的。
延伸閱讀:
·月經前變胖、水腫? 專家揪「體重增加兇手」:多2KG正常啦
·想長高、促胸部發育、經期不適喝四物湯調理! 中醫點名「5種狀況」恐愈喝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