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治療新發現!「這1中藥」可減少腦梗塞面積、助保護神經細胞

傳統千年中藥有了治療新用途,常被用來調養體質、補腎保健的「六味地黃丸」,在大鼠實驗中,竟可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改善腦中風引起的行為障礙,國衛院研究團隊將與韓國攜手執行人體試驗,希望能5年內能研發出治療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的新藥。研究成果於今年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PLoS ONE》。

腦中風復發率高 目前核准藥物難以有效改善

國健署統計,腦中風位居國人10大死因前段班,患者大腦中樞受損,神經細胞受損後,引發行動功能障礙,還會影響周邊神經系統運作,為造成國內成年人肢體殘障的主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約佔腦中風一半以上。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誠珍表示,目前臨床唯一核准的藥物為血栓溶解劑,需於發病3小時內注射,而受損神經細胞與周邊組織已經無法恢復,必須透過復健、物理職能訓練,慢慢恢復身體功能。

劉誠珍指出,腦中風患者因為大腦中樞受損,除了其神經細胞受損所造成的功能障礙,還會影響周邊神經系統的運作。值得注意的是,曾罹患腦中風的患者在5年內再次發生腦中風機率約30%,且後遺症比第1次還要嚴重,死亡率提高至25%。

之前許多研究發現,腦缺血時,身體釋放出大量「谷氨酸」(Glutamic acid)釋放,此時,大量鈣離子進入細胞,造成神經細胞凋亡,國衛院研究團隊在細胞實驗發現,「PM012」可減少「谷氨酸」釋放,降低神經細胞的損傷與凋亡。

抗老化又能改善腦中風 國衛院最新研究結果找到腦中風新解方

劉誠珍指出,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枸杞等藥材所萃取的中藥複方「PM012」,經老鼠實驗證實,可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改善腦中風引起的行為障礙;研究團隊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鑑定,發現「PM012」含有能抗發炎、抗凋亡和抗內質網壓力功能的芍藥苷(Paeoniflorin)和5-羥甲基糠醛(5-HMF)等2大成分,有助於保護神經細胞。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國任強調,「PM012」來自於「六味地黃丸」,但成分比例卻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建議民眾服用「六味地黃丸」之前,應先接受醫師評估,並依照醫囑用藥。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六味地黃丸」屬於千年老藥,具有「補腎保健」效果,不少民眾將其視為健康食品,天天食用。一般人若想抗衰老、抗老化,確實可以天天服用「六味地黃丸」,但高血壓、腸胃功能不好等民眾則不宜服用此中藥。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這1種頭暈」小心是中風預兆! 醫曝「真正關鍵病因」:沒症狀讓很多人都忽略了
·中醫師推薦「6食材」,打通血管預防中風,其中1項很多台灣人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