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真相 財務需改革
健保費率七月調漲 改變就醫習慣
您有算過自己一年要看幾次醫生嗎?台灣人年平均看診次數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二倍。台灣人高度仰賴的便宜健保醫療,但健保制度背後,是健保財務狀況愈來愈惡化的現實,為了平衡健保財政,討論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預計七月上路。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同時有效運用有限的健保財源,健保署調漲部分負擔,分為兩階段上路,第一階段調升藥品以及急診部分負擔的價格,基層診所都不調整,但地區醫院、區域醫院以及醫學中心都有調漲,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部分,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部分負擔上限增加一百元,最高收取300元,醫學中心的急診部分負擔,也統一收取750元。這樣的制度能不能讓民眾改變就醫習慣呢?
台灣一年看診15次 比先進國家多
您知道台灣人平均一年用幾次健保卡嗎?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石崇良說:「我們國人的一年看病的次數,大概是在15次左右,那麼相較於其他的國家,OECD的國家,發展中已經先進的進步的國家來講,大概他的就醫的次數大概在7次。」
台灣人年平均看診次數是OECD國家的兩倍。2022年中,全球資料庫網站根據醫療專業人員、設備、價格等,做出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排名,台灣以86.04分,連續第七年拿下世界第一,第二名是韓國、第三名日本。另外在醫療支出指數方面,台灣也以158.19分蟬聯世界第一,第二名是韓國的152.09分,第三名是丹麥,不過健保制度享譽國際的背後,是健保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的現實。
健保財務連五年赤字 111年由負轉正
1995年開始實施的健保制度,初期幾乎都入不敷出,民國106年,健保虧損近百億元,接下來幾年財務也都呈現赤字,而且虧損金額連年攀升。民國109年虧損676億元,一直到民國110年,健保收入已經連續五年赤字。直到民國111年,由於基本工資調升,以及投保金額上限調整等因素,讓健保終於由負轉正,但健保改革迫在眉睫,而健保署近期也邁開了改革步伐,並從部分負擔下手。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表示,以日本、韓國來講,他們部分負擔比例,平均達到20%,台灣現在不到10%,相對來講偏低,事實上這個也是很多先進國家,用來控制醫療費用一個手段。
落實分級醫療 健保署以價制量
想要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決定以價制量,因此預計今年調漲健保的部分負擔,部分負擔是指保險對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醫時,必須負擔的一小部分醫療費用。調整內容之一是門診藥品,藥品進一步分為一般門診藥品處方箋以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一般門診藥品處方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的上限,從200元上調至最多收300元,藥費100元以下的,從原本的免收變成收1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原本的100元以下免收費,101元以上最多收200元的模式。而另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新制,地區級以上的醫院跟一般藥品一樣,要收取部分負擔,不過第2次以後不用收,影響人數約667萬人,影響金額26億元。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民眾的就醫習慣的重新再省思,因為確實是,目前如果我們對醫療上面的一個節節高升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把所有的這個疾病,都放在大醫院這樣處理,確實會讓我們的成本增加很多,那其實也會造成大醫院目前的醫療負擔,基層醫療如果可以鞏固,照顧一些基本的這個民眾健康照護就可以了。」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健保支出的速度遠超過保費收入,然而想讓健保永續經營,部分負擔新制執行勢在必行,才能引進更多新藥、新科技,保障人民的健康品質。
台視新聞/黃琇雯 詹宏舜 責任編輯/許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