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通勤逾5小時、工時逾40小時 國外研究:當心變胖

有研究指出,通勤時間長會增加變胖風險。示意圖/台視新聞

重症科醫師黃軒分享國外多項通勤與健康關聯的研究,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了一項研究,找來1萬9千多名受試者,每2年一次調查通勤和上班時間。研究發現,比起每週通勤1到5小時、每週工時30到40小時,每週通勤超過5小時,且工時超過40小時的人,無論是超重風險,或是缺乏運動風險,以及睡眠不足風險都上升。

研究:通勤、工時較長者 恐超重、缺乏運動、睡眠不足

搭乘大眾運輸上下班,已成為不少上班族日常,但若通勤時間太久或工時太長,可能導致肥胖等不良健康因子上升嗎?黃軒分享,一篇研究找來1萬9千多名受試者,耗費10年時間,以2年一次間隔調查。

若以每週通勤1到5小時、每週工時30到40小時作為對照組,每週通勤超過5小時且每週工時超過40小時的人,超重風險的風險比多了8%。另外,以同樣的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比較受試者缺乏運動的風險,也是每週通勤超過5小時,加上工時超過40小時的這組比較高,增加24%風險比。

每週通勤超過5小時、工時超過40小時組風險較高。圖/台視新聞

這一項研究還探討包括睡眠不足、飲酒問題,都是在通勤和工時較長的實驗組,較有負面影響,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但對於台灣民眾是否也適用?

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表示,「因為我們亞洲本來就是,跟那些西方國家比較起來,工作量是相當地大,加上最近年輕人而言,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偏離地越來越遠,只要說睡眠被剝奪,運動意願就會降低,自然就會累積越來越多不健康,接下來就會肥胖,很多慢性病就會隨之而來」。

通勤逾3公里 非步行恐缺乏運動、超重

黃軒分享,另一篇研究指出,當通勤距離超過3公里,民眾會更傾向於使用機動車輛通勤,而非步行或騎自行車,這可能導致缺乏運動和超重問題。

雖然研究結果顯示,通勤距離與時間長短對健康有影響,但個體狀況因人而異,若長期因為通勤,睡眠不足或疲憊,可能要更加留意自身狀況。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王馨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