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進補有撇步 1張圖看懂你是哪種體質、怎麼補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0期
文/蘊晨
27歲女性林曉是個纖細的OL小資女,平時愛美,所以不愛戶外活動以避免曬太陽,也不愛運動的她,最喜歡待在冷氣房;身材纖細的她都會刻意節食,或吃生菜沙拉、蔬果汁等生冷食品來果腹。
林曉每逢生理期都有經痛症狀,但寒流到來的這個月參加尾牙,吃了許多生魚片與沙拉而讓經痛加劇,雖然溫敷後有改善,但經血顏色淡紅且有血塊,排便軟散不成形,而且手腳冰冷。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針對林曉的狀況,望聞問切後診斷林曉是寒阻胞宮,衝任阻滯,使得經血下行不暢而導致經痛,除了開立溫經散寒的中藥並溫灸氣海穴及關元穴。
醫師建議,有經痛的女性要少吃生冷食品、多運動及曬太陽,經調理後的的生理期經痛會大為減輕,而怕冷和手腳冰冷的症狀也會緩解許多。
夏冬手腳冰冷,影響生活睡眠
許芳綺表示,中醫將手腳冰冷稱之為「手足厥冷」、「厥逆」,通常是在冬天氣溫降低時,人體的新陳代謝下降,血液循環變慢,而寒冷的氣溫造成末梢血管收縮而導致的正常現象。
然而,有一類的手足冰冷是由於本身陽氣不夠,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冷底」、「寒厥」體質,此種「冰友」即使在夏天通常也是手腳冰冷,不舒服的症狀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與睡眠,必須從內在體質來做改善。
「寒厥」的類性適合較溫補的中藥,像是肉桂、乾薑、紅棗、巴戟天等,搭配四肢、腹部艾灸,也是補充身體陽氣的好方法;飲食方面可多食用溫熱性食物,像是蔥、薑、蒜、八角、桂圓、南瓜、羊肉等;生活上要多進行戶外運動,讓溫暖的陽光照在背後的膀胱經固護自身陽氣,也可用吹風機吹或溫毛巾溫敷勞宮穴、湧泉穴及足三里穴,來改善手腳冰冷等症狀。
許芳綺提醒,冬季早晚溫差大,容易使心血管疾病與呼吸道疾病發作,平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頭臉、脖子等部位。老人家剛起床時,先不要立刻離開溫暖被窩,慢慢起身並在床邊放置保暖的外套與毛線帽,起身後馬上穿戴,以免因溫差太大引發中風、氣喘等疾病。
四肢冰冷非冷底,「氣鬱」越補越上火
另一種常見的手腳冰冷證型是「氣鬱」,此種冰友常年手腳冰冷、胸腹,但卻覺得熱,多由於生活與工作壓力大,導致身體內氣機不暢,氣機鬱阻軀幹,因此阻擾了血液正常循環,比較不適合進補。
反而建議使用疏肝解鬱的中藥來調節身體氣機,小心一味地進補反而使得氣機鬱滯更嚴重,造成口破、長痘痘、失眠,越補越傷身!
許芳綺建議此種體質要注意紓壓與休閒活動,放慢生活速度,以協助身體恢復正常的氣血循環運行。
養生重養腎,黑色食物養血潤膚
中醫認為,冬季與腎相對應,在飲食上可以多攝取補腎及溫養食物,像是:黑芝麻、黑木耳、海帶、堅果、南瓜、桂圓等。許芳綺建議進補須由專業中醫師,根據不同體質開立適合藥材。
由於現代人多屬營養過剩,並非皆適合當歸羊肉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大補氣血的藥湯,若平常工作與生活勞心勞力、熬夜造成陰虛陽亢,就不建議大吃易上火的藥膳或補湯,可選擇性質平和的四神湯,如此才不會補錯更傷身。許芳綺提醒,若有感冒、皮膚發炎或生理期間等,也是不建議進補的時段。
進補眉角還很多,健康食材跟上桌
許芳綺提供可促進血液循環、暖身、提升耐寒抗冷能力的食材,是特別適合秋冬進補,例如溫性肉類有牛、羊肉、烏骨雞等;溫性食物有栗子、南瓜、甘藷等;溫熱性水果有櫻桃、木瓜、龍眼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大蒜、老薑等以及咖哩、酒等。
除了藥材進補外,多樣化的營養也要兼具,搭配蔬菜更有益;尤其一般補品多以內臟或肉類為主,雖富含蛋白質及油脂,但民眾容易忽略蔬菜的攝取而飲食失衡,適時添加蘿蔔、菇類、菠菜等更加均衡。
在醬料的搭配上對於味噌豆腐乳醬、沙茶醬或是豆瓣醬等常見沾醬,其實都含有過多的鹽和鈉,攝取過多會傷身。有些進補鍋中所含的火鍋料等加工製品,也要少吃,以原型食材攝取還是最佳選擇。
總歸而言,任何飲食都是適量最好,太頻繁吃補還是易上火、肥胖、造成心血管負擔,對健康反而有害。此外,天氣雖寒冷,但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對身體的氣血循環還是很有助益,也能消化掉過多的熱量負擔。
臨床診斷時,醫師會把脈研判體質,因此提醒手腳冰冷的民眾,不要看了文章就自行至藥房拿藥,以免判斷錯誤更加傷身。許芳綺提醒,進補要適合自己的體質,選擇正確的藥材和食材,才有助自身的精氣神,注意忌口和勿攝取過量,就可以溫暖健康過寒冬。
延伸閱讀:
。別誤踩高血壓飲食地雷,蘇打餅、白吐司、早餐穀片皆上榜,1飲品喝多了血壓飆
。培養7個好習慣,拒絕三高來找碴,還能預防生活習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