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癢、尿液深、糞便淺恐「隱藏癌王」上身! 醫揭「9危險因子」

過去港星沈殿霞、和信二代辜啟允、五連霸女市議員柯玟伶等皆因膽道癌驟逝!而膽道癌(或稱膽管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且難以察覺,一旦確診多已進入晚期,加上致命率高,治療棘手,藥物選擇也有限,堪稱「隱藏版癌王」! 

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確診時已是晚期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膽道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加上國人對膽道癌的認識有限,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的可能性,多數病友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因此,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

9大高危險族群 應定期檢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1年 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

雖然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進一步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僅有2-3成病友的腫瘤有縮小,在化療效果不如預期加上病情進展快速的狀況下,將導致病友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使身體機能大幅衰落,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

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說明,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

【延伸閱讀】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
尿液超黃小心是癌症! 醫提醒「冒8大症狀」別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