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物團隊將公鼠細胞轉為卵子 成功誕生7隻小老鼠
日本生物學團隊在小老鼠的實驗中,利用雄性老鼠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作出卵子,並與另一隻公鼠的精子結合受精,成功誕下7隻小老鼠,牠們擁有2個爸爸。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這是大阪大學和九州大學等共同研究的成果,由生物學家林克彥領導,相關論文3月15日刊登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實驗成果的概要先前也已經在倫敦召開國際會議發布。
小老鼠和人類一樣,性別由性染色體X和Y的組合來決定;雄性擁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雌性細胞有兩條X染色體。
法新社報導,生物學家從公鼠的尾巴提取皮膚細胞,並在培養皿中將皮膚細胞轉化成所謂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這種細胞能變成任何類型的細胞。轉化過程中,些許細胞失去Y染色體,僅剩一條X染色體,生物學者再利用藥物將細胞轉為一對XX染色體。
培養出這種細胞後,製作成卵子,再和其他雄性老鼠的精子受精,放進代理孕母雌鼠的子宮內,成功誕下7隻幼鼠。根據觀察顯示,每一隻小鼠都沒有異常跡象,也能自己繁衍後代。
不過,雖然這項技術有望應用於醫學等多種研究領域,但小老鼠和人類生產卵子的機制有很大差異,目前仍無法立即應用到人類身上。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