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臉上紅斑隨情緒激動越明顯!這種血管病變雖是良性 仍要治療
在門診時間常常聽到門外小嬰兒的哭聲,隨後進來的是推著娃娃車的父母,緊張地說要來看嬰兒臉上的血管瘤,伴隨著宏亮的哭聲,嬰兒臉上的紅也越來越明顯了…剛出生的小嬰兒有時候會被家長或醫護人員發現皮膚表面的紅色斑塊或腫瘤凸起,但這些異常都是血管瘤嗎?其實不然。
血管異常疾病主要分為兩大類:血管瘤與血管畸形,雖然都是與血管有關的病變,但這兩大類的治療方式其實是不一樣的。以嬰幼兒最常見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來做一個簡單比較。
血管異常疾病分為兩大類
嬰兒型血管瘤又稱為草莓型血管瘤,一般在出生2到3週後發現,在1歲之前腫瘤呈現快速成長凸起變大,但差不多1歲後開始慢慢消退,持續7、8年以上的時間,目前是有藥物能夠控制其生長的。
但另一種微血管畸形又稱為葡萄酒色斑,則是出生就存在的先天性變異,它不像血管瘤會有凸起如同草莓般的外觀,皮膚反而呈現平坦的紅色,隨著小朋友長大,它是不會自行消失的,而且使用口服血管瘤藥物治療是無效的。
微血管畸形是皮膚表面的微血管增生導致,外觀皮膚會產生粉紅色至紫紅色不等程度的變化。病變範圍大致隨著成長的身體等比例變化。當氣溫升高或嬰兒哭鬧劇烈活動下,皮膚的紅色會更明顯。
微血管畸形在臨床的觀察下分成三種不同時期:初生期,肥厚期和結節期。外觀上的皮膚表現會由平坦的淡粉紅色逐漸變成增厚的深紫色,最終會產生一顆顆容易出血的結節性腫大。從臨床上的觀察,進入肥厚期大約落在30-40歲左右,而產生結節的增生大約落在50-60歲左右。
不同時期微血管畸形 需不同治療策略
針對不同時期的微血管畸形會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在初生期階段可以單純使用染料雷射治療。在1歲之後,小朋友皮膚狀況穩定下儘早治療,成效顯著,所需的花費也較少。染料雷射是不會產生傷口的,後續照護上很簡單,需要注意防曬。
雷射完當下會有皮膚黑青的顏色變化,一週內會慢慢不見,治療後皮膚的微血管增生也會跟著消失,紅斑也會開始淡化。一旦疾病進入肥厚期,單獨使用染料雷射的治療效果會變得較差,因為雷射波長不足以穿透增厚的病變皮膚,所以必須先使用硬化劑注射,讓增厚皮膚的病變血管萎縮後,再使用染料雷射治療,才能改善微血管畸形。到了最嚴重的結節期,不僅需要用手術方式切除結節,更需規則頻率注射硬化劑才能改善異常增厚的皮膚病變。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若選擇手術治療,可以根據皮膚病變範圍,選擇分階段大面積切除合併植皮手術,或者考慮利用組織擴張器先增加鄰近正常皮膚範圍,再二次手術設計一個局部皮瓣,去覆蓋切除節結病灶後的皮膚缺損。
雖然微血管畸形也就是俗稱的葡萄酒色斑是一種良性的血管病變,但因為它的自然進程會產生增厚與結節狀的變化,是有可能造成出血與外觀變形的問題。生長在顏面部位更有可能造成心理層面與社交上的影響。所以我們建議一旦發現是微血管畸形,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所需花費的時間與治療費用也會大幅降低。
【延伸閱讀】
.肝臟有血管瘤會不會變成癌? 醫列「癌變成因」:定期追蹤超重要
.脂肪瘤與肥胖沒有關係!會自己消失嗎? 專科醫師告訴你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