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升溫5大挑戰 王必勝:估2個月達高峰「最不好的時間點」
目前在中國流行的BF.7及BA.5.2次變異株的傳染力更有過之,因此即便是在中國嚴厲的封控下,疫情也難以清零。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3)日指出,中國在「白紙運動」後,防疫政策已有明顯的轉變,封控力量應會大減,疫情持續擴散的可能性將會大增,預估會在2個月到達高峰,而正值寒冷的冬季、農曆春節返鄉等挑戰,可以說是「最不好的時間點」。
王必勝提出5大分析,首先,這將是中國遭遇到的第一波真正全國性疫情,而第一波疫情會衝擊最脆弱的族群,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其次在免疫力方面,中國目前確診人口比例極低,自然免疫保護力可說是沒有,另外中國雖有多款自製疫苗,但在保護效益上或許未臻理想。
再來是治療方面,各種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準備狀況不得而知,但以龐大的人口數量來估計,應該是有很高的難度。而醫療資源的量能,在他們的國土上應是有數量及分佈的問題,「如果疫情此刻開始蔓延,那預期約會在2個月到達高峰,除了正值寒冷的冬季,更會遇到農曆春節返鄉、春運、群聚等挑戰,可以說是最不好的時間點」。
最後,即便Omicron的致重症及致死率不算高,但在前述的因素下,加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其傷亡數字會令人非常憂心。
基於這些因素,王必勝認為中國進行舉世最嚴格的疫情封控是有其考量的,這樣的策略成功避開致重症及致死率高很多的Alpha、 Delta等變異株,但目前卻未能等到比Omicron致重症致死率更低的變異株,就可能要面臨攤牌。
王必勝建議,在中國工作、求學、居住或即將前往中國的國人,要儘速接種疫苗,也要特別留意老人及幼童的保護,同時也隨時留意當地疫情發展狀況,依自身條件考慮出發時機,觀察醫療院所使用情形。
責任編輯/殷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