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癲癇排除腦血管病變 最快下週回展場見客

台北市立動物園18歲大貓熊「團團」8月發生疑似癲癇症狀,經動物園9月安排腦部MRI檢查,顯示「團團」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目前仍需釐清因炎症或腦部腫瘤引發的可能性,不過,動物園指出,8月31日團團最後發生異常行為後,至今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進食情形及活動力也恢復到以往的狀態,10月1日團團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後,需經兩週觀察期,若整體狀況穩定,園方會安排團團回到展示場活動,最快下週就能見客。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明,園方在9月初發現團團身體出現異狀,工作團隊回放監視器影像追蹤,發現團團在8月23日發生3分鐘疑似癲癇的症狀,之後在8月30、31日也有疑似癲癇,發生時間都很短。

園方與台大附設動物醫院完成協調安排後,9月18日團團到台大動物醫院進行腦部MRI檢查,結果顯示團團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右大腦半球亦可見類似病變,專家團隊依據「團團」MRI及腦脊髓液的檢驗指數分析,釐清可能引發癲癇的因子,目前已排除腦血管病變或感染,但因炎症或腦部腫瘤引發的可能性則需要後續釐清。

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補充,針對可能感染的部分進行細菌培養、黴菌培養、病毒分離,甚至COVID-19也有篩檢,結果都是陰性,目前還未排除的是炎症和腫瘤。

賴燕雪指出,炎症問題可能是免疫疾病造成,但檢測人類的方式無法用在動物身上,因此無法繼續追縱;要確認是否為腫瘤造成,需定位採檢,但在大貓熊腦結構上沒有類似作法處理,若在團團懷疑病灶區採樣,對牠來說可能是很高的風險,以牠目前的精神活力,現在不是很恰當的時機,因此無法確定一定是哪一個疾病造成團團癲癇。

園方在10月7日召開專家群會議,建議安排團團定期檢查追蹤,團團在10月1日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目前未出現副作用,且團團在8月31日後,至今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目前團團狀況逐步恢復以往水準,經評估可回到展場,在服用抗癲癇藥物並觀察兩週以上,若沒有其他變因、整體狀況穩定,最快下週團團就能出來見客。

賴燕雪也強調,目前的治療方針主要是控制癲癇不要發生,會持續追蹤,若團團的臨床表現有變嚴重,就會緊急追蹤。

另外,有媒體詢問,團團在8月23日出現癲癇症狀,但到10月1日才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原因,賴燕雪解釋,除了要先追溯監視器影像找到團團何時有出現異狀,把團團送往台大動物醫院檢查也是浩大的工程,除了要搬運團團外,也要確定麻醉、相關設備可否用在團團身上,且要避免在動物醫院感染到其他動物的疾病,需進行環境消毒、路線測量,還要在不影響台大動物醫院原有的業務下安排時間診斷;用藥方面,需考量會不會對團團身體造成負荷,與專家學者討論後,研判不會有太大風險,才決定使用抗癲癇藥物。

曹先紹表示,要釐清造成癲癇的病灶,有些需要器材,需與台大動物醫院密切聯繫,園方會擔憂動物出門可能感染其他傳染病,在團團回動物園後,有特別找其他地方觀察有無帶其他疾病回來,動物醫院也要維持原本看診的業務,在團團診斷的時間安排上,要考量不能排擠到其他寵物看診。

曹先紹提到,癲癇症狀不是很容易能觀察到,不好掌握,除非特別嚴重,但動物園還是掌握到了,也因為團團發生發生頻率不高,他強調,以團團這個個案來說,大家可以放心,動物園能做的基本上都盡量做了,對於園內4隻貓熊也伺候地淋漓盡致。

至於有媒體報導指出團團的壽命只剩下半年,賴燕雪說明,這是在人發生腦部腫瘤狀態下的評斷,至於團團壽命到底剩多久,在沒有任何診斷及相關文獻可搜尋的情況下,不管是有壞死性腦炎或腫瘤存在,都無法肯定團團能活多久。

責任編輯/林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