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不可以成良醫!降血壓藥千萬別亂停 早晚還要做「1事件」

根據國健署的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成罹患高血壓,而50歲以上的民眾,由於血管逐漸老化,血壓也容易往上攀升,約有78成的比率已經必須吃降血壓藥,至於年紀超過70歲的國人,更是幾乎一半以上都有血壓高的問題。

每天按時服用降血壓藥

每天按時服用降血壓藥,已經成了高血壓患者重要的治療方針,只是如果吃了降血壓藥物,血壓卻沒有降下來,該怎麼辦?通常藥效需要時間來作用,並不會一吃馬上就會有效果,有的藥物甚至需要2個小時,藥效才會達到作用,尤其是剛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的患者,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的試藥期。

例如原本收縮壓是160mmHg的患者,想要降到140mmHg,如果使用長效型藥物,一般需要2週的時間,藥物的效果才能穩定,並不是服用後感覺血壓沒有下降,就馬上再服用1次;但是,當按時服藥2週之後,血壓還是沒有穩定下降趨勢的話,就必須請醫師再次調整藥物的組合。

事實上,過去認為治療高血壓患者時,一般不希望讓患者的血壓降得太快,而是慢慢的加重藥物,來達到理想的血壓數值。但是,由於血壓長期處於過高的情況下,患者容易發生中風等憾事,加上藥物的日新月異,因此,現在西醫的治療上,是希望在24週以內,替患者降到目標血壓數值。 

養成每天早晚各量1次血壓的習慣

除了按時服用適合自己的降血壓藥物外,醫師強調患者一定要養成每天早晚各量1次血壓的習慣,因為在醫院量血壓的數值與平時在家量的數值不一定會相同。常會出現不少患者對醫院有莫名的恐懼感,因此,在醫院量的血壓也會特別的高,導致醫師開藥開的太多、太猛,所以,最好能夠同時提供平時的血壓紀錄給醫師參考。

當找到適合的降血壓藥物組合後,每天按時服藥是基本原則,只是不少患者憂心一旦開始吃藥後,就成了一輩子的藥罐子,因而自己當起醫師來,只要覺得血壓不高或是沒有感覺頭暈等不適症狀時,就自行停藥。其實,這樣的行為相當危險,因為血壓高的時候不一定會有感覺,當有感覺的時候,恐怕就置個人於中風的風險當中而不自知。

即使一度量到理想範圍的血壓,也不代表是長期穩定的血壓狀態,如果自行決定就這樣斷斷續續服藥下去,不但會增加醫師調整藥物的難度,也可能讓血壓起伏更大,反而容易引發不舒服或其他副作用。

延伸閱讀:
血壓降下來就停藥?醫師呼籲:不要自己當醫生,降血壓藥不能亂停,否則恐出現1狀況
柚子高纖吃多恐害難消化!營養師點名「這些人」勿貪食 防藥物交互作用至少隔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