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恐刷新!颱風遲到了 氣象局一圖曝原因

今年已創下歷年來第二晚發布颱風警報的紀錄。圖/翻攝自Facebook@climate.taiwan

往年7、8月是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的活躍時段,但今年7月至今只有5個颱風生成,創目前有紀錄以來第2少的一年,且颱風未接近台灣,因此今年截至8月18日止,都還沒發過颱風警報,已經創第二晚發警報紀錄,氣象局推測,受到反聖嬰的影響,讓原本孕育颱風的「季風槽」明顯偏弱,造成颱風不易生成。

氣象局統計過去64年來,當年度第一個颱風海上警報發布日期,最晚的前3名分別為,2010年8月30日的南修颱風、1993年8月17日的塔莎颱風、1997年8月16日的溫妮颱風。

根據目前資料顯示,這週仍沒有顯著熱帶系統靠近台灣的跡象,今年至8月18日都還未發布颱風警報,已經創第二晚紀錄,甚至有可能破最晚紀錄。不過,下週南方海面的低壓區會開始有些熱帶系統發展的機率,是否有機會成為颱風或接近台灣,仍待觀察。

歷年最晚首發颱風警報統計。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解釋,今年至今還沒有颱風接近台灣的原因,是因目前熱帶印度洋至太平洋,呈現「冷-暖-冷」分布,太平洋有反聖嬰現象發展,印度洋則有負相位的印度洋偶極現象發生。

氣象局推測,受到反聖嬰冷海溫偏西的影響,使西太平洋的東風異常西伸,而孟加拉灣至南海的西風較弱,不利於孕育颱風的「季風槽」發展,可能是近期颱風少、台灣雨也少的原因之一。

氣象局也表示,因為沒有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今年7月到現在各地雨量普遍比同時期偏少,南部山區的雨量更只有同時期的三成,提醒民眾節約用水。

責任編輯/林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