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出門小心感染風險飆增! 重症醫警告「外出留意2事」

近日適逢梅雨季節,連日降雨恐使新冠病毒擴散速度上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此前英國研究透過「類鼻疽桿菌」實驗,得知降雨時該類細菌容易透過空氣造成「氣溶膠感染」,對人類肺部形成嚴重影響。研究表明,細菌傳播與氣溫、土壤溫度、雨量大小息息相關;發現土壤溫度落在約30°C,病毒傳播率將達到高峰。

另外,在新冠肺炎肆虐前,美國一針對流感病毒傳播的研究表明,在18-21°C的情況下,若濕度相當於每立方公尺有13-14克的水量,會增加流感病毒的傳播率;進一步證實雨量和病毒傳播的關聯性。

連日降雨造成病毒傳播率增加? 研究:雨量愈大「確診數愈多」

至於下雨與新冠病毒傳播是否有關聯性?黃軒醫師透過《Science Direct》刊載研究表示,全球降雨量與新冠肺炎病例,確實呈現出「正相關」趨勢。研究發現,平均每日若增加1英吋(約3.71公分)的降雨,則確診者每日上升約56.01例,該關聯性在熱帶雨林國家(如馬來西亞、巴西)呈現更高的趨勢。

研究亦指出,某地區的平均氣溫與新冠病例呈現負相關,愈寒冷的天氣愈容易使宿主的免疫力減弱,使感染病毒的機率上升。不過,降雨量大小與新冠肺炎死亡率未呈現相關性;病例數造成的實質影響亦未有定論,民眾實是無須過於擔憂。

(推薦閱讀:感染Omicron與感冒「咳嗽咳法」不同! 專科醫一句話秒懂「關鍵差異」 

南北半球病毒傳播條件不同? 澳洲研究曝濕度愈低確診數反而增加

刊登於《Wiley Online Library》的實驗則揭示了與上述研究相反的結果。研究團隊於2020年1月至3月記錄澳洲南威爾斯州的新冠病例人數,發現相對濕度與病例數呈現負相關的趨勢:上午9點的相對濕度降低1%,可能使新冠病例數增加6.11%;而溫度高低則與病例數無關。

黃軒醫師表示,個人的居住所在地、居住地區、氣候變化,地理條件等因素,皆可能影響該地的雨量、濕度與溫度。新冠病毒的傳播行為模式,也以不盡相同的速度擴散。因氣候變因遠大於人為影響,因此仍需要更多研究定調氣候與病毒間的關係。

(推薦閱讀:口罩拿下來怎麼放? 「1動作」小心吸附更多病菌

雨季期間避免出門閒晃運動!  口罩浸濕防護力更差、呼吸更困難

黃軒醫師進一步說明,雨季期間口罩更容易因為雨水而沾濕。此前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即發布指南表明,運動或天候因素使口罩浸濕,可能導致口罩的防護力更差、病毒更容易隨著水氣進入口鼻當中。另外,水氣會使吸氣、吐氣的動作變得困難,因此並不建議在疫情嚴峻期間戴著口罩運動或淋雨。

(推薦閱讀:彩色口罩含「偶氮色料」藏危機? 日常碰上「3情況」小心釋出致癌物

黃軒醫師建議民眾,在雨季期間應隨身準備2-3個多餘的口罩;浸濕時隨時更換,返家時立即更換隨身衣物,避免感染病毒的風險增;縱然目前的確診案例以輕症者居多,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出門等措施仍得維持,可減少同住人的染疫風險,並減輕醫療從業人員的負擔。

(推薦閱讀:口罩拿下來怎麼放? 「1動作」小心吸附更多病菌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延伸閱讀:
·Omicron最長可活8天!拿包裹、住旅館感染風險高? 專家授「2習慣」防堵
·長時間戴口罩口臭、臉鬆垮怎辦? 日本HNK授「實用解方」秒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