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60 風華再現》打造綜藝王國金字招牌 典禮美學創新格局
被譽為亞洲葛萊美的金曲獎,在這座華語樂壇的最高殿堂,存在一個平行時空,有一群人聚光燈從不為他們而亮,頒獎典禮卻因為他們有了光。那一年是金曲獎25歲生日,為了讓典禮更聚焦音樂專業,台視集結了音樂、設計、產業 、文創和工程,各領域的優秀團隊 聯手為音樂人,打造一場隆重盛會。
金曲獎華語樂壇最高殿堂 幕後團隊開創新格局
製作人陳鎮川加入團隊前,已經有9屆執掌金曲典禮的經驗,他很清楚臺灣受限於市場規模,娛樂產業難以發展成工業,既然如此,就把辦典禮當成服務業,建立金曲獎的DNA,先幫金曲獎找到定位,下一步是幫典禮製造亮點。有人說金曲獎能大牌雲集,靠的是陳鎮川的人脈,更精確地說,是因為他的好人緣,也只有他能說服省話一哥蕭敬騰,接下典禮主持棒。三金典禮御用編劇孫玉勤,做了超過10年的頒獎典禮,從旁觀察台視這些年,在典禮製播過程中的學習與經驗的累積。典禮各項軟硬體也在專業加持下,三金美學全面進化。
過去只有傳統的頒獎旁白,漸漸的加入入圍動畫,還有配音,用插畫與音樂結合。用建立典禮天花板的企圖心,直面典禮轉播各種難題,透過大量LED螢幕和動畫科技,將音樂元素立體呈現,讓金曲獎不只好聽也好看,金曲25成功讓全球224個國家,感受到華語音樂魅力,平均收視率達5.98,總收視人口超過500萬人,網路點閱人次超過3億,還籌辦國際論壇,邀請音樂人來臺交流,為金曲獎開創新格局。
金馬獎國際色彩濃厚 見證華語電影優秀實力
若說金曲獎是華人音樂文化最高殿堂,那麼金馬獎就是華語電影人的聖殿,在三金典禮中,國際色彩最濃厚,2013年為了慶祝金馬獎50歲生日,邀請歷屆影帝影后一起回娘家,當時的平均收視率高達9.12,總收視人口635萬人,每分鐘吸引超過百萬人觀看,刷新金馬50年來收視紀錄,空前絕後的歷史畫面,被譽為金馬之最,讓全球觀眾得以見證半世紀以來,華語電影文化最堅強的實力。
光是開場脫口秀,國父紀念館全場35排2518個座位,台上點到哪位來賓,鏡頭馬上精準捕捉畫面,不只主持人得做足功課,幕後團隊也得下足苦工,在轉播車上坐鎮調度的,是五度榮獲金鐘肯定的李麗芳導播,她是整場典禮轉播的大腦,必須耳聽四面,眼觀22台攝影機,兩手飛速操作控制台,嘴裡還要精準下指令,讓畫面一年比一年更加精彩。
自製春節特別節目 除夕團圓不可或缺的風景
台視自製《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每年砸下千萬成本,力邀國內外知名藝人,6小時馬拉松賀年迎新,從此成為除夕團圓,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由一開始的哈林、張小燕主持,到近幾年由黃子佼領軍,節目內容不斷創新,光是打造舞台,就耗時超過一個月,動員上百位工作人員,把攝影棚搬到台北小巨蛋,用萬人演唱會的規模,錄製春節特別節目,一做就是13年。
即便在疫情最艱困的期間,2021台視紅白依舊如期舉行。用電視擷取一段時代的風景,60年的歲月長河裡,笑聲迴盪在每一個經典回憶,台視也走出框架、不斷創新,繼續在綜藝板塊上,勤奮耕耘開拓新局。
台視新聞/蔡佳珍 吳光第 責任編輯/陳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