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60 風華再現》從不設限求新求變 臺灣綜藝史精采饗宴

1965年開播的《五燈獎》結合刺激的賽制、誘人的獎金,與歌唱的表演。圖:台視

沒有劇本,不講套路,藝人玩遊戲的真實反應,不加以修飾全部放送,《綜藝3國智》,結合遊戲、競技PK與實境秀模式,是2010年後,最熱門的收視爆款 ,回顧臺灣綜藝節目六十年演變之路,歌唱模仿、短劇競技百花齊放,益智、旅遊、美食訪談包羅萬象,這裡還曾出現臺灣第一座的星夢舞台,半世紀以前,素人想被看見的最快途徑,就是指望五燈亮起。

《五燈獎》播出長達33年 臺灣電視史最長壽紀錄

1965年開播的《五燈獎》,是臺灣最早的選秀節目,前身叫《田邊俱樂部》,是臺灣電視史上首次開放非職業表演者,報名參加的歌唱才藝競賽,播出長達33年的《五燈獎》,在臺灣電視史創下最長壽紀錄,1701集的內容裡,有月亮歌后李珮菁,有林俊逸的年幼時期,連綜藝天王吳宗憲,也曾現身《五燈獎》男女對唱。

五個燈照亮多少人的明星夢,天后張惠妹也曾來叩關,但因為忘詞搶拍,遺憾落敗,讓阿妹一度有心裡陰影,好多年不唱《海上花》,後來報名再戰才成功五度五關,恭喜聲中抱回五度五關獎五萬,在當年夠買一間西門町小套房,刺激的賽制、誘人的獎金與歌唱表演的完美結合,打造當年收視的不敗神話。

另外還有一群幕後功臣,每回主持人不忘感謝的台視大樂團,在七零到九零年代,他們是臺灣綜藝史的主旋律,熟悉的旋律勾起回憶,故事要從鼓霸大樂團開始說起,那時候電子合成音樂尚未發明,節目裡舉凡配樂、伴奏或音效都仰賴樂團現場演出,最早期的《龍兄虎弟》,台視大樂團是固定班底,後期變成孔鏘老師一枝獨秀,樂團逐漸被伴唱帶或電子樂器取代,多少反映出大型綜藝節目的式微,綜藝開始轉型小而美,2001年台視大樂團落下休止符,但他們用音符,在綜藝史灑落的印記,依舊是雋永的華麗樂章。

《我愛紅娘》突破保守風氣  最早的戀愛實境秀

將記憶拉回八零年代,當時正逢臺灣經濟起飛,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社會從傳統農業走向現代工商業,男女嫁娶也跟著從媒妁之言,開始敢於追求個人喜好,顛覆保守風氣的《我愛紅娘》節目因而誕生,成為全臺最早的戀愛實境秀,它是一個突破性節目,跟過去的做節目的方式不一樣,在節目尺度還得送審的年代電視台,原本深怕《我愛紅娘》過不了新聞局那關,幸好主持人田文仲、沈春華,一個詼諧有趣,一個端莊自然,節目不僅雅俗共賞,還連續兩年獲得金鐘獎,節目播出11年促成至少3百對佳偶,電視月老展現超高效率。

曾13度敲響金鐘的沈春華,第一次拿主持棒是台視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這個節目讓沈春華23歲,就拿到她人生中第一座金鐘獎,1985年開播的《強棒出擊》,是第一個結合新聞與綜藝型態的創新節目,第一代主持人就是沈春華搭配盛竹如。節目反映出解嚴後的臺灣,物質生活的富足,精神層面追求也更豐富綜藝節目的內容,逐漸包羅萬象、五花八門,把各地奇聞異事。當時在台視新聞部任職的盛竹如,用國外奇人異事趣味短片,配合旁白播出,意外深獲好評,引起他台跟風,半年內出現七檔節目依樣畫葫蘆。

元老級下飯綜藝《天天開心》 開啟帶狀節目先河

不只節目內容愈來愈有趣,噱頭多、節奏快的輕鬆短劇,也逐漸成為1980年代綜藝主流,八零年代葉天健從美國回來後,製作《小人物狂想曲》,錄影現場他從不罵人,過不過關全看臉色,就這樣一遍又一遍打磨出短劇鐵三角孫越、陶大偉和夏玲玲,節目紅到發同名專輯另一個短劇見長的節目,更陪伴觀眾13個寒暑。開啟帶狀綜藝節目先河的《天天開心》,每天中午準時與觀眾見面,堪稱元老級下飯綜藝,《天天開心》從1987年到2000年,播出多達3181集,紅遍大街小巷前後歷經五代,13位主持人,包括石松、長青、卓勝利都是節目班底,雖然每天只播短短半小時,內容卻包含短劇、說唱還有富教育意義的俚語單元。

緊張音樂加上昏暗布景,營造濃濃詭譎氣氛,週六深夜接在《龍兄虎弟》後播出的《玫瑰之夜》,打造出讓全國觀眾又愛又怕的鬼話連篇,1998年農曆7月這段紅衣小女孩影像首次播出,頓時引發熱烈討論,還有這傳說會講話的詭譎人面魚,綜藝話題發酵好幾年後,還登上大銀幕,打造系列電影的魔神仔宇宙,千禧年後的綜藝戰場,又有新兵來報到。《旗開得勝 少年兵團》在週末黃金時段小兵立大功,靠著是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主持群,朝氣十足的面孔裡,就有如今的雙金影后賈靜雯。

主持世代交替錄影設備革新 實境秀綜藝掀熱潮

主持面臨世代交替,年輕一代冒出頭的契機,與錄影設備的革新有關係,攝影機愈做愈輕巧,畫質更好,以往畫面出現攝影機叫做穿幫,後製都會被修剪,但在實境秀,藝人開始配戴穿戴式微型鏡頭,甚至手持自拍攝影機,目的就是記錄藝人們未經修飾的最真實的反應,2016年開播的《綜藝3國智》,是台視首檔實境綜藝節目,《全明星運動會》更是國內首創的實境體育節目,20位藝人化身運動員參與體育競賽,掀起國內運動實境節目熱潮,在六十年的綜藝之路,設下新里程碑,從不設限、求新求變,也為臺灣綜藝史,留下一幕幕精采的視覺饗宴。

台視新聞/蔡佳珍 吳光第  責任編輯/陳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