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60 風華再現》造星夢工廠《群星會》 開啟臺灣歌唱綜藝序幕

《群星會》是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歌唱綜藝節目。圖:台視

1962年《群星會》開展臺灣綜藝史的第一章,大型豪華綜藝節目《銀河璇宮》有最美麗主持人白嘉莉,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箏》是綜藝史上第一個大型外景節目,經典畫面,構築臺灣集體回憶,細數台視綜藝,也是綜藝板塊的開拓先驅。

造星夢工廠《群星會》 開啟臺灣歌唱綜藝序幕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推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歌唱綜藝節目《群星會》,構想源自廣播節目,熱愛音樂的歌星慎芝,與廣播歌唱節目製作人關華石,夫妻倆將空中歌廳,首度搬上螢光幕,若形容臺灣是華語歌壇的搖籃,那麼《群星會》就是造星夢工廠,把當下最流行的歌手與最流行的歌曲,透過節目帶進家庭,滿足了那時候打開電視,就可以不花錢地,看見當代紅歌星的精采表演。

在那個還沒有金曲獎的年代,上過《群星會》就像鍍了金,這最早的綜藝節目一播就是15年,1300多個日子裡,每位大牌歌星只要踏進攝影棚,都得乖乖聽從導播指令。從此以後,除了跑歌廳、上廣播,歌星們又多了一個表演舞台,每週四和週日收看《群星會》,成為六零年代台灣人的日常,一週兩次,全程LIVE直播,不可能對嘴,沒有卡拉帶。

最早期的電視螢幕情侶 張琪.謝雷對唱紅翻天 

藝人吳靜嫻,秀出珍藏幾十年的禮服,上面繡滿各種精緻亮片與圖案,在《群星會》每次出場都是典禮規格,紅色的豔麗、高雅的水藍,只可惜當年觀眾根本無緣看見,因為六零年代的電視,一開始只有黑與白,甚至受限於攝影器材亮片太多還會反光,導致畫面一閃一閃,有時還會要求有亮片的禮服都要先噴霧。

張琪與謝雷的《傻瓜與野丫頭》經典男女對唱一炮而紅,傳唱至今,則是《群星會》的一次無心插柳,張琪回憶,在當時歌曲的時間沒有算好,空了快要4分鐘,參與錄製的歌星也都走過光,只剩下她與謝雷兩人,只好立刻找首歌,一起去墊節目不夠的時間,沒想到就此暴紅,成為最早期的電視螢幕情侶,也開創了在當年最前衛的男女對唱表演型態,

歷經白色恐怖時代 電視台替庶民娛樂添色彩

雖然演唱形式更活潑了,演出的限制卻更多了,因為在白色恐怖嚴格管制的時代背景下,電視節目不只話不能亂說、歌也不能亂唱,1960年代後期,許許多多的歌曲都被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宣布禁唱。1970年代,更進一步規定電視台每播15首歌,就要有5首是指定的淨化和愛國歌曲,若歌星扭腰擺臀,動作太大也不行,可能會被視為靡靡之音,儘管身處白色恐怖時代,電視台在設備革新下,仍替庶民娛樂添色彩。

新增設兩個攝影棚,其中副控室的工程設備,更是令人驚嘆科技的進步,1970年4月12日《群星會》改用彩色攝影機現場直播,成為全臺灣第一個彩色綜藝節目,第一位登場就是白嘉莉,而她的一雙眼睛見證過太多臺灣電視史的第一次,1968年的節目《歡樂周末》,白嘉莉接掌第二任主持棒,也是從《歡樂周末》開始,觀眾認識了一個新名詞,原來這就叫做綜藝節目。

外景錄影娛樂《翠笛銀箏》 綜藝節目邁向多元

《歡樂周末》成為新聞節目以外,第一個出動轉播車的實況錄影娛樂節目,但說起走出攝影棚的外景始祖,卻是《翠笛銀箏》邁出第一步,這是我國電視歷史上,第一個以大自然為背景,出動轉播車錄製的歌唱節目。在經濟起飛的台灣,物質生活豐富了,對精神層面也有更多的追求,打開電視似乎能嗅出經濟指數,布景更豪華,道具更精良,主持人打扮也更華麗。

白嘉莉《銀河璇宮》是臺灣綜藝史上,第一個雜誌類型節目,她認為國外的節目都有加入訪談,臺灣的節目也不能只有唱歌,便將訪談融入其中。後來的節目,除了歌唱元素,還有大量的舞群和乾冰,即使重播,仍創下20%的高收視率,可見當時火紅程度。

台視開播10年內,製播的歌唱節目就多達14個,創下國內歌唱節目全盛時期,也讓台視成為廣為人知的歌唱綜藝王國。

台視新聞/蔡佳珍 吳光第  責任編輯/陳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