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口臭恐都是嗯嗯不順惹的禍! 「5大指標」自測是否便祕了?
你也有長期便秘的困擾嗎?小心長期下來容易口乾、口臭,也可能影響情緒。日前一名35歲職業婦女,因家庭工作兩頭燒導致長年有便秘問題,不僅數日才排便一次,且大便顆粒狀,需出力才能排出,加上平時久坐水喝少,也感覺到情緒常不佳,因此赴中醫求診,經醫師診斷為燥熱內結和氣滯不行的體質,治療2週後,已順利舒緩便秘問題,情緒也逐漸改善。
容易緊張又久坐少動 小心埋下便秘危險因子
在傳統中醫上,便秘分為燥熱內結、氣滯不行、氣血不足和陰寒凝結四種原因,像是患者屬於陽盛體質又喜歡大魚大肉,這時因腸胃容易積熱,使津液耗損、腸道失潤,促使大便容易乾結。劉家蓁醫師解釋,若患者屬於容易緊張焦慮者或久坐少動,都會促使氣機鬱滯,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因而造成便秘。
羅馬準則檢視是否有便秘 必要時應盡快就醫
在中醫治療上,像針對燥熱內結的患者,會使用如大黃、芒硝等清熱潤腸的方法,而氣滯不行的患者則會採以檳榔、木香等用藥,至於氣血不足的患者會益氣養血潤腸,用藥則如黨參、芍藥、麻子仁。劉家蓁醫師說明,民眾可透過羅馬準則檢視自己是否為便秘,包括有25%的機率出現需用力解便、糞便體積過大或過硬、感覺解便不完全、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等現象,且符合兩項以上者,其次除非使用緩瀉劑,否則很少有軟大便,最後則是不符合腸道激躁症的診斷。
便秘者除遵循醫師用藥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一旦便秘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就為慢性便秘,但因便秘成因多,又分為找不到造成症狀的原發性,以及因為疾病和藥物所引發的續發性,因此必要時仍得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找出病因能對症下藥。劉家蓁醫師建議,除了遵循醫師指示用藥,平時也要配合運動及飲食習慣改變,且養成固定時間解便習慣,才能真正遠離便秘人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不是缺纖維、水分!「3種便便類型」都是寒濕害的 還會讓你狂冒痘
·蔬菜纖維吃不夠害便秘? 營養師授「三餐高纖吃法」:自助餐別點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