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36萬人「類普篩」 醫:抓冰山底下感染
基隆展開36萬人「類普篩」,希望抓出隱形傳播鏈,這方法是否能成功阻斷病毒?有醫師認為,類普篩越快越好,可盡量抓出冰山底下的感染個案,但感染人數太多的話,要如何居家隔離,需要配套措施。
類普篩就是普篩 前疾管局長:了解真實感染情形
基隆燒出疫情後,已陸續設立篩檢站,沒想到還不夠,現在得展開大規模「類普篩」,是否能成功阻斷病毒,國內專家各有看法。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因為預期可能發生很大的社區感染,所以進行大量篩檢,藉此減少隱藏的、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傳染源。
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說,如果基隆疫情已經多點爆發,類普篩能不能在很快的時間內控制住,或想要把疫情完全擋住,「我覺得難度是高的啦」。
想抓出隱形傳播鏈,是否一定得靠類普篩?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現在無法知道有多少人染疫,得盡量把冰山下面的黑數浮現出來,因此類普篩是愈快愈好。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也建議,類普篩就是普篩,可了解當地真實感染情形,藉此推估基隆地區的自然感染率,「但如果感染者人數多,要如何居家隔離,需要後續配套措施」。
家用快篩準確度疑慮 醫:恐有偽陽性隱憂
不過醫師沈政男卻點出,以家用快篩的準確度來說,偽陽性會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假設基隆篩了36萬人口,如果染疫率趨近於零,而試劑特異性達99%,代表偽陽性人數就會有3600人,如此一來將有不少家庭會受到不必要的震盪。
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一定會有偽陰性,也會有偽陽性,所以還要再看個人情況和接觸情況,有必要的時候,要去做正式的核酸檢驗」。
醫師認為,可增加篩檢次數,降低偽陽性的問題,清明連假在即,防疫篩檢都要謹慎處理。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