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兒童染Omicron重症危險因子」 家長、接觸者應打疫苗追加劑
從2019年底開始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至今己經2年多,然而疫情隨著病毒變異株,流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年11月從南非開始的Omicron病毒株目前已經取代之前的Delta病毒株,成為全球流行的最新主宰。隨著國際間的大流行,及農曆年返鄉的人潮,Omicron頻頻叩關,也開始造成台灣社區內的傳播。
然而,面對Omicron來勢洶洶,很多爸爸媽媽也不免擔憂,要如何防範Omicron的感染?若孩子被感染應該要注意什麼事情?
易傳染給兒童 當心重症危險因子
Omicron憑藉著相較於原始病毒株多逹50個突變點,得以更有效的逃脫自然感染或打完疫苗後的免疫機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根據目前有限的資訊指出,Omicron在成人造成的症狀比Delta輕,重症及死亡的比率都比較低,但是感染人數暴增,總住院人數有增無減,且在兒童的確診個案數以及住院的個案中新冠病毒陽性的比例是大幅上升,代表Omicron相較於Delta或更早期其他的病毒株,更容易傳染給兒童,需要住院治療的人數也較多,而重症比率低,死亡個案很少。
(推薦閱讀:B型染疫重症機率高?AB型保護力強? 醫點出「染疫重症與否關鍵」)
細分年齡層來看,未滿5歲的幼童是受到Omicron影響差異最大的年齡層。兒科病患根據早期的研究,重症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糖尿病、氣喘,有這些危險因子的兒童青少年要更小心;而早產兒、新生兒及小嬰兒症狀也需要特別留意。
急性症狀 難與其他病毒感染區分
吳宗儒說明,新冠病毒感染的急性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痛、疲倦感、頭痛、鼻塞、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病變、嗅味覺喪失等,除了嗅味覺改變和特殊的皮膚表現外,其餘症狀很難與其他病毒感染做區分。
Omicron的症狀是否和其他新冠病毒株不同還需要更多的資料,有些資料指出Omicron有更明顯的疲倦感,如同之前的病毒株,也是有無症狀的感染者,但Omicron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報告。
(推薦閱讀:英國公布Omicron最新「20症狀」! 關節痛、耳朵痛、沒食慾都中)
上呼吸道症狀為主 肺部受影響變少
有研究指出,Omicron之所以症狀比較輕,是因為病毒主要的複製位置在上呼吸道,而肺部受影響變少。幼兒的症狀也以上呼吸道的症狀為主,和其他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狀不易區分;兒童的急性併發症文獻上較少清楚描述,有些報導住院的原因包括肺炎、細支氣管炎、哮吼、脫水。
在其他研究中有提及,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是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大多發生在診斷後2-4週、年齡較大的兒童;有部份兒童需長期追蹤,死亡率約1-2%。目前醫學上對此症所知仍不多。
(推薦閱讀:小小孩抗拒戴口罩? 醫師建議3個方法秒收服)
疫苗追加劑 保護個人及兒童
不過,目前國內還沒有核可未滿12歲兒童的新冠疫苗,吳宗儒建議,爸爸媽媽可以採取繭縛策略(cocoon strategy),由會接觸兒童而能打疫苗的人都完整接種疫苗,進而保護還不能接種疫苗的兒童,且針對Omicron,疫苗追加劑提供了明顯的保護作用,即使感染症狀也會比較輕。
(推薦閱讀:疫苗第三劑副作用有哪些?隔多久打? 解析「AZ、莫德納、BNT」追加劑)
此外,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是保護個人減少被感染機會的不二法門;有症狀的兒童應在家休息,待症狀改善再恢復上課。
延伸閱讀:
·嬰幼兒、小孩感染新冠肺炎有哪些症狀? 醫揭「可怕特點」:1條件恐變重症
·第三劑打同款or混打? 一張圖速解「兩者保護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