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日與公布日有落差 莊人祥說明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說明「確診個案死亡日與公布日落差」,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倘若醫療院所無法在24小時內,上傳相關資料,指揮中心就有可能會有部分個案延遲處理,自然也會造成公布的時間差。
仁愛醫院通報非24小時內 莊人祥:差了約3天
莊人祥指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透露自5月15日至今,有24人染疫不治,並在當天通報中央,不過卻與每日指揮中心公布的時間有落差,因此有媒體對此提出質疑。
經中央抽查後,發現仁愛醫院「並沒有在24小時內上傳死亡診斷」,自死亡到通報,大該差了3天左右,目前6月1日和8日的死亡案,也還沒上傳死亡診斷;此外莊人祥也透露,仁愛醫院也有部分只有上傳死診,但沒有到死亡欄位維護日期,以上種種原因都會造成中央公布的時間延緩。
莊人祥呼籲,倘若有出現個案死亡之醫院,原則上在24小時內,由院方或是衛生局到傳染病通報系統維護死亡日期及上傳死亡診斷的資料,指揮中心就會蒐集這些資料,與衛福部統計處的各地醫院通報死亡檔的資料比對,完備後於次日公布,時間差約2至3天內。
倘若醫療院所無法在24小時內,上傳相關資料,指揮中心就有可能會有部分個案延遲處理,自然也會造成公布的時間差。
群聚不斷爆 案例卻減少?陳時中:很多不是新案
另外,有媒體提到,每天台北市某市場、某街等區域爆出確診者,但國內確診者數量卻逐步下降,原因為何?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以台北3市場及虎林街為例解釋,每天都會列出新、舊案,可以看出群聚事件的規模、發展曲線,也就是說過往在區域中發現類似群聚的事件,有很多都不是「近來的新案」。
陳時中也說,篩檢、確診等相關資料難免有時間落差,不過現在希望就是在大家的配合下,盡可能縮短,免得數字差異讓外界產生困擾。
責任編輯/胡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