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成買房趨勢 活氧系統排髒空氣銷售多3成

防疫宅在疫情期間買氣上漲。圖/非凡新聞

三級警戒延長到六月中旬,很多民眾也開始思考一天當中待最長時間的「住家」,是否有足夠能力來抵擋病毒。其實,從去年開始,有不少建案主打是「防疫宅」,但怎麼樣才算是有防疫效果呢?

智能家電、殺菌配備 「防疫宅」銷售逆勢成長

手勢、聲控搭車,智慧電梯還搭載空氣清淨機跟紫外燈殺菌,從常見的當層排氣,到淨水設備、全熱交換器、智慧衣櫥這些小型家電,甚至連水塔設計都是防疫宅的重點。

「我們旗下有近7成建案都是有防疫建材」,創意家行銷團隊品牌公關陸宜表示,屋頂的儲水槽特別設計1%的洩水斜坡,在底部設置汙水的排水孔,就不會有造成汙染或者是蚊蟲堆積在裡頭,就能避免產生病毒的藏身處。

建築舊工法革新「不加價」 防疫宅掀討論

代銷業者表示,防疫設計屬於舊工法的革新,須與時俱進,價格並不會因此而增加,像是有愈來愈多建商導入醫療環境等級的「正負壓活氧系統」,產生室內空氣對流,不再單靠房屋座向跟開窗通風。

防疫宅掀起討論,業者透露,光這兩年來客戶就多了三成。住宅淨流防疫系統業者黃正中提到,通常客廳經過過濾跟紫外線處理後,送到室內空間,客廳會設定成「正壓」,廚房則因為味道比較多、炒菜油煙也會產生PM2.5,細菌比較多,會設定成「負壓」。

防疫宅不等於「完全免疫」 社區阻擋汙染第一線更重要

業者絞盡腦汁,讓「家」變得更安全,只是住展雜誌也提醒,目前防疫宅並沒有一定標準,不應該寄望能夠「完全免疫」,只能定位成「輔助防疫工作的住宅」。台灣建築醫學學會則針對材料設備、日照通風提出指引,認為其實更該重視社區第一線如何阻擋汙染。

防疫宅尚無命確定義。圖/非凡新聞
台灣建築醫學學會規劃指引。圖/非凡新聞

台灣建築醫學學會理事長張智元:「像在台中有很好的做法,它有一個消毒的地盆,就是你踩過去的時候,會消毒你的鞋底。至於公共空間的通風換氣、廢棄物清潔、滅菌等等,都是相關的物業管理在處理,假設當他不能來上班的時候,誰要管理這些事情。」

除了硬體到位,如果防疫提升到四級警戒,社區的「軟體因應」更顯重要,讓防疫住宅成為近來最熱話題。

台北/高昱晴、吳國豪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