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言論自由遭審查 輿論大戰

網路言論是否應該審查,引發正反兩面的聲浪。圖:AP

社群媒體在大選期間,助長陰謀論跟各種假訊息的聲勢,1月6號更上演登峰之作,挺川普的暴民利用社群媒體串連,並且衝進國會。之後川普的社群媒體帳號遭到封鎖,理由是違反社群媒體,不能煽動暴力的政策。

選前選後態度不一 社群遭控打壓言論

臉書跟推特都加強檢視極端團體的發言跟陰謀論,有人說這是清洗川粉的帳號。2020年之前,社群網站始終不願意審查他們平台上的政治言論。2020年夏天,推特開始在川普崇拜暴力、操縱媒體或錯誤評斷投票過程的推文上,加註警語。臉書的反應比較慢,九月開始限制政治性廣告,十月封鎖所有支持匿名者Q的團體。

不滿科技大廠做法 共和黨聽證會砲轟

科技公司這些措施,引起了激烈的反應,去年十月國會聽證上,保守派參議員連番砲轟,指控這些科技業者壓制右派的言論。大選之後,川普繼續散布錯誤的選舉結果,時間長達兩個月,元月六號川粉攻進了國會。

網路言論基礎 受通訊端正法保護

Gab網站執行長托巴投書華爾街日報說,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仇恨言論,所以Gab網站也保護這種言論。網路言論自由的基礎,是通訊端正法第230條款。這跟傳統媒體受到的待遇不同,報社或電視台可能因為刊出或播出內容遭到控告,網路平台則沒有這個顧慮。網路平台刪除或封鎖猥褻、仇恨跟暴力等內容,也不必受到法律追訴。

通訊端正法存廢 前後任總統傾向廢除

法條施行25年之後,有些人認為第230條款應該修改,川普跟拜登更主張廢除第230條款。元月13號推特執行長多西推文說 公司決定,封鎖川普帳號的過程,讓他很掙扎,他也贊成社群媒體的審查應該更透明。拜登就職的第二天,臉書也說,內部監督委員會要重新檢視將川普永久停權的決定。

新法立案不易 須靠法院判決

多年來網路平台放任言論,或審查言論都引起強烈的批評,新的法規勢在必行,但目前國會壁壘分明,要通過新法案並不容易,可能得先靠法院的判例,來扭轉局勢。

責任編輯/李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