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NG行為讓你走不動! 你中了幾項?

人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機能下降,而行動能力會因為「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方法」、「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沒有依照年齡調整運動習慣」3行為,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讓你提前進入行動危機。

危險行為1莫名痠痛,貼貼布、買護膝就解決?

邁入中年,身體老是出現痠痛、疲勞及無力感,也開始有打不開瓶蓋、腳步沉重、步伐變慢等狀況。根據研究,近4成行動不便的中年人有下肢不舒服,其中15%的人有嚴重背部不適的問題。

然而,多數人只當作是工作太累或身體正常老化,用貼布、護腰、護膝產品就想解決。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提醒,光用貼布、外在保護產品無法阻止問題根本。

若身體長期有痠痛、無力的狀態,應就醫排除其他疾病後,就要考慮是否為肌肉量、骨骼支撐或關節環節機能降低的問題。

危險行為2、想健康最好少吃肉類、奶類?

許多人到中年會開始追求吃得健康,因此減少肉類、奶類的攝取;到了老年,更因為牙口不好、食慾不佳,或擔心肉類油脂含量多,使得飲食進入全素狀態,但錯誤的飲食觀念,是導致鈣質和蛋白質嚴重攝取不足的元凶。

陳榮邦提醒,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減緩,的確應該減少熱量的攝取,但蛋白質的攝取量卻應該要增加。若因為牙口不好,建議應增加牛奶飲用頻次,因為牛奶除提供優質蛋白質,其中乳清蛋白更是肌肉重要胺基酸來源,有助於肌肉生長、增強體力。

危險行為3、散步、遛狗、騎腳踏車就算是訓練行動力?

人過了50歲之後,運動頻率和鍛鍊程度就會大幅下降。陳榮邦說,因為怕受傷但又不能不動,只好選擇輕量運動,每天散步、遛狗,周末偶爾騎腳踏車、爬山,就覺得有在訓練行動力。

陳榮邦呼籲,有氧運動才能有效的提升心肺功能、增加基礎代謝率,但對提升肌肉量幫助不大,建議熟齡族進行有氧運動後應搭配肌力訓練,增加肌肉質量和骨頭的承受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 陳榮邦 )

延伸閱讀:
增肌減脂雞肉輸了! 「最強白肉」高蛋白質、低膽固醇且更低脂
預防肌少症,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 專家教簡易懶人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