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自主防災 護自家邊坡安全

社區巡守隊,觀察住家邊坡洩水孔。

建立自主防災  巡視邊坡

台北市明興里,就有不少房子,是典型的山坡地社區。里民們自組防災巡守隊,天天檢查,邊坡上的出水口是否保持暢通。由社區建立自主防災意識。臺北市明興里長鄢健民表示,他們每天最少有二班的巡守隊的隊員,白天有一班晚上有一班,這些隊員都有告訴他說,希望下雨的時候要去注意,邊坡的洩水孔,是不是有正常的水流出來。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助理教授鄧福宸:「水如果進來它排不掉,就會造成額外的壓力,作用在牆的後面它就會逼著牆的作用往前動,那動到一個容許值的時候,牆就會有風險。」

除了自主管理,針對特殊社區,政府也有特別輔導,以雙北市來說,約有100處山坡地社區,加強管理,像台北市有五十處山坡地社區,就每月例行檢查,這些社區,主要分布在文山區以及內湖區,多數是20多年以上的房子,鄰近地質敏感區,同時還有邊坡設施。而新北市則針對48處山坡地社區,每年巡檢,多數是分布在汐止、新店以及淡水地區。

臺北市大地工程處科長徐瑞億:「原則上我們每個月都會做定期的巡勘,我們會委託專業的技師工會,請技師每個月到社區去做相關的檢查,那如果超過容許值的部分,我還是會建議去做相關的維護。」

應學習觀察 判斷邊坡狀況

部分特殊社區,有政府定期巡檢,但真的要整治及修復,責任還是回民眾身上。因此專家建議,所有住在山坡地社區的民眾,可以養成,觀察住家周邊的擋土牆出水口,這是最簡單的防災方式,就算遇到有地錨的邊坡,也能學習,從錨頭蓋外觀,初步判斷。

臺北市大地工程處總工程司吳健羣:「如果你家裡是有地錨的擋土牆,有鏽水滲出的現象,就可以請技師進一步做健檢。」不只是北市大地處提出觀察邊坡地錨的方法,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廖洪鈞也強調,如果邊坡有明顯的破壞徵兆,比方看它有沒有裂,沒下雨時卻有水一直流出來,或者是錨頭有白華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所謂白華現象是指外觀有白色沉積物,最好進一步聯絡專業技師檢測,但如果已經出現類似狀況,就代表內部地錨有大問題,後續可能要進行大規模的通盤整治。

邊坡智慧感測 時時監測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的佛光大學,校內也有多處邊坡,台灣科技大學與明新科技大學,研發出社區版的智慧防災監測盒子,正在測試階段,試著解決專業監測及費用問題。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助理教授鄧福宸:「我們可以監測有二種,一種是直接的就是雨量有多少,然後邊坡後面的水壓以及水位到哪裡,第二個是我們看這個,邊坡的擋土牆本身的特徵,它有沒有移動,有沒有旋轉,或者是我們有這樣的地錨,它的荷重它的力量有沒有變化。」

目前這套監測系統,還在試驗階段,我們實際來到,正在進行邊坡模型測試的明新科技大學,戶外實驗場域。看到自動灑水設備,不停模擬超大豪雨等級以上的雨量,降在邊坡上,他們模擬邊坡排水不良,可能發生的警訊及徵兆,甚至在不處理的情形下,最後造成崩塌毀損。

明新科技大學防災中心主任郭治平表示,這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很克難的方式,所謂大尺寸的模型試驗,就是去模擬一般的邊坡社區,它可能會遇到的擋土設施,在一些降雨事件或一些地震事件,可能遇到的一些變化,並且藉由真正的讓它壞掉,去測試儀器的可用性。

建立新商業模式 有助推廣

學者推估,目前全台既有的山坡地社區,有做智慧邊坡監測的比例可能不到一成,因為整套系統,基本費用粗估20萬元,每月還要支付專業人員分析監測數據的費用,因此真的要能普遍落實,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商業模式,採取訂閱式服務,分攤成本。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助理教授鄧福宸說,要有一個更大的商業模式來廣泛的推銷,甚至結合物流或是保險 ,把這樣的服務轉化成訂閱式,社區不需要直接對到專業的團隊,居民只需要知道,邊坡安不安全。

邊坡安全性,導入新科技,能從小地方開始,時時把關,避免災害擴大。不過,民眾也需要建立風險意識,才能真正減少災害的發生。

記者 陳彥珊、黃鈞豪/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