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鱗片具食補功效!? 專家:成分與人類指甲相同
細長頭部,配上短短的四肢,全世界現存八種穿山甲中,台灣穿山甲是中華穿山甲的特有亞種,屬於哺乳類動物,平常最愛吃螞蟻和白蟻,沒有牙齒,長達20公分,生態系扮演滅蟲角色,除了臉頰 腹部和四肢內側,幾乎全身都披上一層鱗片。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段雲傑:「對穿山甲來講的話,是要去特別謹慎,然後聲音要放得更小聲更細心。」
別看穿山甲穿著一身盔甲,其實牠行動緩慢,沒有攻擊力,遇到危險,就只能把自己緊緊捲成一個球狀,靠著背部的鱗片把脆弱身體包覆起來 ,卻無力反擊,一隻右後腳被套鎖夾斷的穿山甲,2020年7月被送到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救治。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在麻醉過程當中,我們會盡量地減少牠緊迫,不要讓牠緊張,因為牠們只要一緊張,就很容易就是有消化道潰瘍,然後甚至出血死亡。」
抱著裝有穿山甲的麻醉箱,小心翼翼穿過消毒池來到診療室,這天獸醫師 ,要為受傷個體進行傷口清創。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牠的年齡大約是大於3歲,當初來的時候是因為中了套索,牠的後肢的股骨以下,有壞死的狀況,因此我們安排時間將牠進行截肢的手術。」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和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國內三大穿山甲救傷單位,他們發現過去十年來,穿山甲的救傷數量明顯增加,揭開穿山甲面臨的生存危機。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段雲傑:「大概前幾年看的數據統計的話,平均大概一個月會有一隻到兩隻,近期像上個月一個月就來了九隻的穿山甲。」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因為穿山甲是需要去挖掘土爬樹、挖洞跟挖蟻巢,如果前肢是需要做截肢,牠在野外可能也難以生存。」
容易緊迫的穿山甲,並不好醫治,能順利康復的大約只有六成。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段雲傑:「有一些滿嚴重的創傷,就是在野外沒有及時地去做一些處理,那牠們進來其實有可能就會去選擇,要進行安樂死。
跟人類一樣,穿山甲也會感到疼痛,何況是骨折所造成的大型開放性創傷,清理傷口時,穿山甲的兩隻小腳,忍不住不斷抽搐。從2006年到2017年共有131隻穿山甲,被轉送到救援單位,其中54隻受傷個體,有七成被獸鋏夾傷,其次就是遭受山區的流浪狗攻擊 。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孫敬閔:「牠跟人的活動範圍是高度重疊的,那在這個情況之下,很多衝突就會出現,比如說野狗咬傷穿山甲。」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除了被狗咬以外,那還有捕獸鋏、套索,還有車禍以及人為飼養,有些山產店也都會看得到穿山甲。」
當穿山甲媽媽被狗攻擊,可能造成背部和尾巴大面積受傷,一旦沒有了尾巴,不但可能失去禦敵求生的技能,還可能影響牠們孕育下一代的能力,嚴重威脅族群數量。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段雲傑:「如果是母穿山甲牠在尾巴受損,超過了二分之一或是超過三分之二,那這樣的個體牠在未來去帶領一些小穿山甲的時候,會造成一些困難。」
透過X光片可以清楚看到,穿山甲受傷的狀況,中部地區的穿山甲,主要是送到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當傷口癒合得差不多時,獸醫師還會替牠按摩做復健,替野放做好準備。
而穿山甲身上的鱗片,過去也因為被認為有食補功效,常被當成食材和中藥材使用,成為全世界被販售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之一。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大家會想要吃牠,可能就是因為,傳說說牠們的那個鱗片是有什麼功效,但其實牠們的鱗片的成分,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調查發現,從2010年到2015年,全球1270起穿山甲走私案查獲數量多達1200噸,每年大約有10萬隻穿山甲被非法捕捉,族群數量岌岌可危 ,幾乎被人類捕到滅絕,中華穿山甲就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提升到極度瀕危等級,面臨滅絕危機!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孫敬閔:「姑且不論它是不是真的有療效,我們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應該有很多科學藥物可以替代它的功能,所以真的不用去吃野生動物。」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師尹嬿菱:「法律已經規定說不能販賣捕獸鋏,山豬吊也是被有限制,那另外就是在野狗的部分,流浪犬的部分應該確實地做TNR(絕育)。」
1989年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正式上路實施,也把穿山甲列為珍貴稀有動物,禁止獵捕販售、使用飼養,讓野生穿山甲的族群數量得以緩慢增加,但人類的非法獵捕,加上無法有效管理的獸鋏,還有山區犬隻,仍舊持續造成穿山甲的生存危機。
記者/蔡佳珍、陳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