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生活,健康新思維
COVID-19的未來,不會消失,將來的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季節流行,且病毒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可以反應的速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戒慎恐懼的心,尊重生命,學會與病毒和平共存。
新冠病毒(COVID)全球肆虐,截至今年10月29日已超過4446萬人確診,死亡人數也超過117萬人,至今看不到疫情的終點,在台灣由於迅速應變、超前部署,疫情控制非常完善,截至目前只有550位確診病人,7人死亡,在全球受波及189個國家當中表現極其優異,然而我們並不能大意,更沒有鬆懈的本錢。
特別疫情仍然處於迴盪不穩的當下,全球各地還有新增及死亡案例,這場突如其來的海嘯大疫,徹底改變了世界樣貌,重創經濟,挑戰各國公共衛生及醫療系統。鎖國、封城、解禁反覆出現,各國邊境管制仍然持續實施,全球人流急凍,這些轉變讓人們陷於不安與恐慌,也使原本的生活方式,甚至飲食習慣起了明顯的變化,要恢復昔日的正常生活,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本文將針對此次世紀大疫造成生活的改變,從各個角度詳作分析與了解,同時也將與讀者分享,如何配合政府,加強日後之防疫新生活。
人們在疫情之下生活的改變
當人人戴口罩變成疫情期間的常態行為,相對也「罩」住了原來的生活樣貌。在台灣疫情緊張時,首當其衝的是整體消費力下降,但在6月7日解封後,又變成「報復性」消費,這二種對比的極端情境都是不正常的,人們總是覺得不習慣,而且設法調整與適應。在人際交流方面,畢竟戴了口罩,人與人相見,過半的臉龐不見,增加了些許神秘感與疏離感。加上因為外出活動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大人長時間困在家中,反而造成磨擦;兒童留在家裡線上學習,無法做戶外活動,變得鬱悶寡歡,生活中的防疫措施,在嚴格落實後如何變成民眾的新常態,將是一大挑戰。在治療藥物與疫苗尚未完全研發成功之前,由於擔心疫情持續擴散,現階段相關的防疫仍會持續要求遵守戴口罩、量體溫、進行檢測等多項措施與規範。
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凡克雷斯戴(Ivan Krastev)在其近作「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中特別提到五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戴上口罩的全球化將會是「新常態」,在香港大學范教授等人,於今年《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亦有同樣結論的報告。除了戴口罩,在民眾身心上的影響,德州州立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knell教授,特別對當地居民從今年4月至5月間,總共對1809位成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民眾活動次數減少,大約有20%呈現焦慮與不安的狀態,尤其發生在女性、年輕人、低收入及低教育程度者,有些人會有睡眠障礙或增加飲酒及抽菸的行為。在台灣,2020年1月至6月間,焦慮與失眠狀況有顯著的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門診數量前20疾病中,去年排名第15的睡眠疾患,今年上升至13名,增幅5.71%,差距是20大疾病中最高;而原先排名25的焦慮症也大步竄升至20名。
飲食習慣是否改變了?
在疫情期間,有很多是關於飲食習慣、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改變的報告,整體而言分成:(1) 被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無法外出的民眾 (2) 疫情期間的一般民眾。在這二部分,根據問卷的結果,有如下的結論:「在受隔離的民眾,其飲食及運動的改變,根據幾項國內外的調查報告,一般而言運動時間較少,坐著休息時間增長,吃得比較多而且較忽略健康的飲食」。雖然他們都知道或被告知不健康及過多的飲食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容易受病毒感染,但由於在室內無法外出,吃變成唯一享受與休閒,所以體重增加了。
總之,對於被強制隔離在室內無法外出,生活上帶來了比較負面的影響;至於未受隔離的一般民眾,其飲食方面是否受到影響,國內很多報導指出,由於疫情緊張期間,政府規定餐廳因應社交距離,坐位必要有透明塑膠隔開,加上防止交叉感染,禁用自助餐,造成所有餐廳在6月7日解封之前,餐廳幾乎空蕩無人,反而是類似Uber Eats、Food Panda之外賣外送服務數量明顯增加了。在歐美各國,因為疫情帶動車道點餐(如麥當勞得來速)流量增長26%;市場上更興起所謂的無接觸餐廳。反觀在國內6月7日解封以後,呈現的「報復性消費」,個個餐廳爆滿,還好民眾仍然非常配合遵守社交距離、勤洗手的習慣並未改變,相對比較安全。
根據國際食品資訊理事會主管營養研究主席Ali Webster 指出:1011位民眾的問卷(今年4月8日至16日間)顯示受訪者對美國食品安全仍有七成頗具信心,但有85%民眾在疫情期間飲食方式有改變,有的正向,有的負向,比以前多出21%的民眾選擇在家烹飪,有36%的民眾比以前吃更多的零食,尤其<35歲的民眾大約高達42%,50歲以上之民眾亦有26%增加零食次數與用量。(如圖一、圖二)